资讯中心


毅行大道天地阔——新征程上的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毅行大道天地阔——新征程上的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韩梁 赵嫣 刘品然

  这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3号码头(2022年2月19日摄)。新华社发(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供图)

  万里山川日月新,毅行大道天地阔。当新年的阳光洒满世界的角落,历史开始新的走笔。古老而日新的中国,已经踏上充满梦想和荣光的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宏伟蓝图,也向世界发出了共行天下大道、共创美好未来的时代呼唤。

  为和平发展尽力,为团结进步担当,新时代中国正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新篇章。

  为全球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场馆外,进博会吉祥物“进宝”准备迎接四方宾客(2018年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复兴号”动车组模型——这是习近平主席2022年11月访问泰国期间送给巴育总理的礼物之一。意涵丰富的国礼,映照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促繁荣复兴的大国胸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增益世界、造福人类的生动见证。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际社会高频热词。透过这个窗口,世界聆听新时代中国迈向民族复兴的足音。

  “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共赢发展,做全球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同各国一起实现共同发展。”从双边会晤到多边舞台,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和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令人钦佩”“中国是促进世界未来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同中方开展合作没有上限”……在同习近平主席的交流互动中,不少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新认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了更多认同,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有了更多期盼。

  观众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参观中国服务贸易成就展(2022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过去十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断增大,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面向未来,中国发展快车将继续向前奔驰,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能。

  这是广利天下的担当。一年多来,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32项重要举措稳步推进,全球发展促进中心成立,生动践行“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的理念。历经九年耕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这是开放融通的胸怀。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迎接四海宾朋,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展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诚意与担当。

  这是和谐共生的追求。《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各方在主席国中国的推动下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绘就蓝图。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美丽地球,中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方式转型,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与各国并肩同行。

  这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开幕式现场(2022年1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中国式现代化大道越走越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深刻改写了世界历史进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埃塞俄比亚学者贝尔胡特斯法说,中国式现代化“鼓舞世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为动荡世界注入和合力量

  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区,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受勋后通过观礼台(2022年7月1日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当日授予中国第20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联合国“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们为黎巴嫩南部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的突出贡献。新华社记者 刘宗亚 摄

  当2023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乌克兰危机依然硝烟未散。这场“21世纪以来欧洲最大规模军事冲突”成为地区安全的“灰犀牛”,给全球安全格局和国际秩序带来深层冲击。

  当前,人类社会这艘巨轮艰难穿越世纪疫情的波涛,还要面对地缘冲突、霸道强权、通胀高企、能源短缺等逆流暗礁。放眼世界,和平还是战争?团结还是分裂?合作还是对抗?关系人类前途,关乎共同福祉。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出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如今,已有70多个国家对全球安全倡议响应并表示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大国际场合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焰火在柬埔寨金边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上空燃放(2021年12月18日摄)。当日,由中国政府援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项目正式启用。新华社发(索万纳拉摄)

  “在动荡不安的当今世界,安全与稳定显得弥足珍贵。”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说,中共二十大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将有利于推动各国关系健康发展。

  知行合一,以行践言。中国是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的大国,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五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从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到始终倡导和推动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国际争端,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始终如一。

  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守公平正义,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面对个别国家热衷“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中国始终倡导开放融通,增进团结合作;面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行径做法,中国在国际上旗帜鲜明表示反对,坚定不移支持和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这是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电场风机(2022年9月13日摄)。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是中哈合作的中亚最大风电项目。新华社发(德米特里·瓦西连科摄)

  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世界形势动荡变革的当下,这些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助力世界突破“冲突型治理观”的窠臼,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和合共生的正能量。

  委内瑞拉新兴经济体发展高等研究中心学术研究主任路易斯·德尔加罗说:“中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和谐共处,推动合作与发展,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是一盏希望的明灯。”

  为人类文明探索光明未来

  这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首班从蒙巴萨发出的列车到达蒙内铁路内罗毕南站(2017年5月31日摄)。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当日建成通车。五年来蒙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78.5万人次,单日旅客最高发送量突破10000人。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只有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近期,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多个阿拉伯国家陆续播出,中国人民战贫脱贫的顽强意志和生存智慧在阿拉伯世界引发广泛共鸣。

  从影视作品互译互播到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从共赴星辰大海的发展合作到携手迈向复兴的梦想征程,中阿两大文明延续千年相知相惜,命运与共,树立了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相向而行、相互成就的典范,也为人类文明和谐共生、包容互鉴带来启迪。

  如何找到不同文明以及各国人民和谐共处之道,是习近平主席始终关注的问题。2022年岁末,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中海和中沙“三环峰会”,谱写中阿关系新篇章,推动中阿文明互鉴进入新境界,也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始终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之道。

  从中巴、中老、中柬等双边命运共同体结出丰硕果实,到亚太、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枝繁叶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阐释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更成为读懂中国与世界相处之道的“密码”。

  这是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的美丽山水电站二期输电项目里约换流站(2019年11月6日摄)。美丽山水电站二期输电项目由中国国家电网独立中标,将巴西北部的清洁水电输送至东南部,为巴西打造一条“电力高速公路”。新华社发(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供图)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后,习近平主席相继出席5场多边峰会,与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在国际舞台开展一系列双多边活动,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新篇。

  风尘仆仆的脚步,不辞辛劳的奔忙,海纳百川的气度,天下一家的情怀。在一场场坦诚交流中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在一份份合作文件中汇聚共同发展的合力,在一次次起而行之中回答时代之问,为破解全球挑战贡献良方,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的信心和力量。

  奋发有为的外交实践,赢得朋友遍天下,更向世界昭示:中国开辟的是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谋求的是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整体福祉;探索的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未来。

  “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这番话,映照着时代的呼唤,更吹响了行动的号角。

  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说,中国正是基于对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状态和规律的深刻理解,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等重要倡议。“这是来自一个伟大国家的诚挚呼吁,各国应相互帮助、共建家园。”

  历经风雨洗礼,穿过岁月波涛,世界更加深切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