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融通中外文明 增进理解友谊合作

  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与会嘉宾(右一)拍摄孝感雕花剪纸作品。
  刘驰摄

  7月3日,智利汉学家马塔(右一)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上欣赏青葫芦立体书。
  刘驰摄

  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与会嘉宾体验鲁派内画。
  刘驰摄

  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与会嘉宾(前)体验制作彩塑京剧脸谱。
  本报记者 屈 佩摄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俯瞰。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7月3日至4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希望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3位汉学家,他们表达了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赞赏和支持,表示将继续潜心研究,通过多元视角描绘中国的繁荣发展,传播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

  智利汉学家马塔——

  “中华文明蕴含着与其他文明交流共荣的智慧”

  本报记者  时元皓

  欣赏精彩的紫檀雕刻技艺、美妙的中国民乐演奏,感受武夷岩茶的魅力、鲁派内画的精妙……受邀在北京参加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之际,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说,“时隔4年,我终于有机会再次回到中国,和中国朋友们聊聊天,在街上走走看看,去街边的书店转转。”

  马塔曾长期在中国工作,也曾多次到访中国,中国于他而言亲切又熟悉。回忆起第一次来中国,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对50年前的点点滴滴依然印象深刻——1973年,智利政府代表团在时任外长阿尔梅达的率领下访问中国,30多岁的马塔作为新闻顾问随行,详细记录了智方与周恩来总理交流的内容。

  2006年起,马塔担任智利驻华大使,开始在中国工作、生活。“智利与中国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但这并未阻止文化上的交流。中华文明蕴含着与其他文明交流共荣的智慧。”马塔回忆道,在担任驻华大使的几年里,他时常去中国高校的西班牙语系访问交流,并开设讲座。在一次讲座上,当谈起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时,一名中国学生起身用中文背诵了聂鲁达的一首诗,“现场一片安静,大家沉浸在艺术作品跨越时空的魅力中。”聂鲁达生前曾多次访华,写下了《中国大地之歌》等与中国有关的诗篇。“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中国诗人。那次与中国学生的座谈,让我真切感受到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马塔感慨道。

  回到智利后,马塔一直担任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其间10多次到访中国,并一直从事与中国有关的研究工作,持续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马塔醉心于中国古圣先贤经典作品中的智慧,也对中国当下的发展印象深刻,这其中的同一性是他研究的重点。“中国将继承传统与守正创新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非常难得。”马塔表示,这种做法对许多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7年,马塔出版了《中国的创新与传统:新的国家、市场和社会关系》一书,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

  目前,马塔还担任智利—中国文化协会主席,积极推动智中文化交流。最近,中国作家徐则臣的短篇小说《玛雅人面具》西班牙文版分享会举办,马塔与会并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他表示,智中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国人民素有相知相亲的传统。“智利和中国在电影制作、音乐创作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共同推动文化事业前景可期。”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对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具有深远意义。”马塔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将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力量。

  巴基斯坦汉学家泽米尔·阿万——

  “中国的发展理念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本报记者  程是颉

  “要了解中国的发展进步,必须从历史和时代的角度,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汉学家泽米尔·阿万对本报记者表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探究中国的发展道路,辨析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与符合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1980年,18岁的阿万被选派到中国留学,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和上海大学学习。刚到中国,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我从学习中文起步,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这个过程让我着迷。”阿万说,通过与老师、同学、朋友的不断交流,他对中国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各国文明存在差异,对自身发展理念和模式也有着不同理解,但不同文明间具有相通之处,各国民众对美好生活都有着共同的向往。”阿万说,中国文化本身就包罗万象,同时对世界文化敞开胸怀、兼容并蓄。

  2010至2016年,阿万担任巴基斯坦驻华外交官,延续自己的中国情缘。“在工作中,我一直寻求巴中两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机遇。”担任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科技参赞期间,阿万努力沟通、协调巴中两国在杂交小麦等农作物育种领域的合作,积极促进巴中高校间的科研交流。卸任后,他回国在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任教,其间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巴中经济走廊项目的研究,“我建议他们用心学好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巴中互利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阿万对中国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国对自身发展有深入的思考,在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比如,中国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勤奋务实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确立了长远而科学的发展目标,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阿万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明支撑。”

  “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阿万表示,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他感到由衷的激动和欣喜。“中国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展成就,政治稳定,民生富足,这些都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性、开放性和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不止一条,现代化更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中国的发展理念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为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为各国人民带来了福祉。”阿万说。

  在阿万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孩子都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目前,大儿子莫亚兹·阿万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项目——卡洛特水电站担任项目经理。未来,阿万期待自己对中国的研究事业能够取得新的成果。他表示,随着巴中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断深入,双方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文化交融能促进民心相通,我愿努力推动巴中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为共同发展进步增添动力。”

  英国汉学家蒲华杰——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本报记者  邢  雪

  “在西安的两个星期,我到处寻找美味的面条吃。通过美食,你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身唐装的英国汉学家蒲华杰刚从中国回到伦敦,西安、北京、洛阳……走访了多个城市的蒲华杰绘声绘色地聊起了此行的感受。

  “西安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充满魅力。”1983年,蒲华杰第一次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那时候只有一号坑,后来我去了至少20次,每一次都有新发现。”蒲华杰胸前挂着一个15年前在西安得到的平安扣,“西安在唐朝时已经是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东西方文明在那里融合,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西安见证了不同文明互鉴共荣的历史。”

  蒲华杰与中国的结缘要追溯到1973年。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来到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父亲带着13岁的他专程去看展览。“那是我第一次感受中国文化。展览内容让我惊叹不已,那些文物让我与中国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那一刻起,我就决定长大以后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蒲华杰的选择得到了父亲的支持,1977年,蒲华杰进入伦敦大学开始学习中文,当时英国仅有5所大学教授中文课程。

  毕业以后,蒲华杰一直从事与中文教育、翻译、中国艺术品投资相关的工作。他热爱中国文化,尽己所能传播中国文化,曾在大英博物馆担任中国教育经理,还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孔子学院工作。此外,他翻译了《孙子兵法》《道德经》等一系列中国经典作品。“翻译古汉语给我带来一种精神愉悦,其中富含的哲思让我沉醉不已。”蒲华杰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接触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从此便开启了中国当代小说的翻译之路。

  目前,蒲华杰已经完成了10多部中国作品的翻译。在他的翻译作品里,有讲述长征路上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乌江引》,有反腐题材的《抉择》,有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天黑得很慢》,也有现实题材的《黄雀记》。

  在蒲华杰翻译的作品中,有一本他认为非常重要——《中国共产党简史》。“文学作品展现了中国社会的不同侧面,帮助外国读者走近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国共产党简史》则能够帮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历史,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这条发展道路,中国是如何发展的,中国的视野中有什么。”

  走近中国,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每次在中国时,蒲华杰都会遇到第一次访问中国的外国朋友,“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只要在中国待上3天,就会对中国产生新的认识,真切感受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在蒲华杰看来,中国是丰富的、生动的,是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是西安的让人眼花缭乱的面食、山西口味独特的陈醋,是自己翻译的书籍中一棵棵颇有由来的古树,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眼中的光和脸上的笑。

  “中国自古以来就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理解。”蒲华杰以古丝绸之路为例,“它就是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是那个时期的‘互联网’,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纽带。从古代开始,中国文化就和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现在不少考古发现述说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证明了文化交流是何等重要。”步履不停,笔耕不辍。结束采访,蒲华杰就要赶回家继续翻译工作,“我想要打开更多的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0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