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赓续文脉 守护民生——2024地方两会观察

  ◇在实践讨论中加深理解,在创新发展中丰富内涵,“新质生产力”正指导各地更加自觉地细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措施

  “我深切感受到了东北地区作为向北开放重要门户、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地位。”

  “2024年,我们将继续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各地两会谋划务实举措,推进养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服务有效供给

  在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迎新春展销活动上,人们在逛年货展(2024年1月23日摄)。 张启富摄/本刊

  年初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集中公布各地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施工图”,鲜活记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实践,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大地深入展开的生动图景。

  近期,2024年地方两会陆续圆满收官。从地方两会观察中国高质量发展,脚步坚实、活力涌动——“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新概念新部署成为代表委员热议重点;以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应对国际局势复杂演变,以进一步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因应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在多地呈现新进展。

  新质生产力实践蓬勃兴起

  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持续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同样成为地方两会规划2024年发展路线图的高频词汇。在实践讨论中加深理解,在创新发展中丰富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指导各地更加自觉地细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措施。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产业,推进福州、厦门、泉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福建省两会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的内容,多次出现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有效构筑福建发展的新竞争优势。”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程树英说。

  前不久,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商汤科技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复旦大学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大语言模型“书生·浦语2.0”,该模型可以一次性处理约30万汉字输入内容,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在长文本中“大海捞针”。“人工智能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未来应加速科研范式变革,更大力度汇聚战略科技资源和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构建力量集聚又开放融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生态。”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王延锋在上海两会期间建议。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激活新质生产力。多地两会部署以高质量“智改数转”,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比如,宁夏提出2024年实施产业数字化质效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数字+”“数字×”产业,推动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提升到55%。“近年来,我们利用数字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实现降本提效,创新能力增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局长薛军勇说。

  位于河北邢台的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智能车间,机械手臂、自动导引运输车等智能化生产设备紧密协作,高效生产。作为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选用智能自动化设备与系统,自动完成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和整合,推动光伏企业数智化转型。“新质生产力进一步突出了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成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河北省人大代表、晶澳科技董事靳军辉说。

  ——加快发展新型基础设施,释放新质生产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北郊的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机房里,一排排服务器和密密麻麻的硬盘,掌控着2000多公里外城市无人驾驶安防车的一举一动。这是“东数西算”工程的典型应用场景。

  宁夏自治区两会提出,加快建设中交集团数据中心、美利云B1数据中心等七大数据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卫市市长马洪海告诉记者,目前,中卫已建成14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200多家云计算和配套企业,为美团、小米、小红书等4000多家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服务。“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算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马洪海说。

  以“东数西算”为代表,前沿技术产业链在支撑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对链上各环节辐射带动作用也日益凸显。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构建算力、存力、运力一体化算网融合发展体系。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段江认为,四川在算力、电力、人才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应抢抓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黄金发展期,带动地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助力打造科创产业新高地。”

  全面开放新格局迈向纵深

  2023年,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地方两会来看,更多孕育深刻变化的趋势初露头角,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深化。

  “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在黑龙江的2024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提到这两个词。该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3%,其中对俄进出口总额增长13.5%、出口增长67.1%,向北开放重要门户的战略价值进一步显现。

  来自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同江市经济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尤婷婷说,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开通一年多来,连通我国东北铁路网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的带动效应明显,“我深切感受到了东北地区作为向北开放重要门户、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地位。”

  记者从黑龙江省两会上了解到,2024年,黑龙江将实施“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方案,加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哈尔滨、绥芬河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哈尔滨要当好中俄贸易‘中间人’,打造全国对俄合作先行市、龙江集中发展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于洪涛表示。

  从昔日边陲到对外开放合作前沿枢纽,“对内对外开放”也成为广西两会热议焦点。2023年,广西对RCEP成员国贸易增长23.7%,“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85.6%,面向东盟的大通道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当地对外开放已从基础设施布局进入商事服务机制、专业人才建设等更深层领域。

  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贸促会会长杨雁雁说,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联席秘书处启动第一年为契机,贸促会将服务打造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上海两会期间,《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正式发布,吸引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表示,浦东将用好实施方案提出的通关便利化、中外标准互认等措施,扩大优质商品进口,在电子支付、国际数据服务等领域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高标准且与国际接轨的数据安全管理规则和更加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建议,以自贸区、进博会、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为试点载体,主动对标CPTPP供应链贸易规则,率先建立高水平供应链贸易国内规则,更好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担起文化传承发展使命

  去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全面部署,各地文化现象、文化热点不断涌现,在各地两会上激起层层回响。对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高度关注,成为地方两会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北京将以中轴线申遗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深化“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山东将打造曲阜优秀传统文化、沂蒙红色文化、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河南将推进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推动历史、文物、文化活化、具象化,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品牌……各地两会展现出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高度自觉。

  ——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市记忆工程,深化上海地域文明历史研究。当地两会召开时正值电视剧《繁花》热播,五湖四海的人们操着南腔北调“打卡”上海,外国游客也“扎堆”入境,欢度中国年。“挖掘本土题材要着重艺术作品的人民性、时代性与艺术性,这是一个深入探索、认真思考、积极创作的过程。”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认为。

  应用全息影像、虚拟触摸等数字化技术做好花山岩画等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从表现形式和手段上增强壮剧、彩调剧等地方戏曲的创新性表达、沉浸式体验……广西两会分组审议讨论中,代表委员热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出现代形态的实践和思考。自治区人大代表、河池市凤山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韦孟荣说,当地“蓝衣壮”已经从原先的单一形式丰富为短裙、长裙、旗袍等多种样式和花束、抱枕、装饰物等多种文创,“2024年,我们将继续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卢艳华,是赫哲族非遗文化传承人代表,熟练掌握两部“伊玛堪”大唱、32部神话传说故事。这次,她为地方两会带来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尔滨热’从旅游辐射到民俗、文化领域,带来很多启示,‘伊玛堪’等文化瑰宝完全可以搬上舞台、景区,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卢艳华说。

  总部位于上海徐汇的数字文娱企业米哈游,将一系列中国最美山水搬进自主开发的游戏《原神》,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玩家,连续数月蝉联中国出海手游收入冠军。“我们复盘发现,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创作和推广过程中加入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并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向全球玩家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上海市人大代表、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伟说。

  回应“一老一小”急难愁盼

  与“一老一小”相关的急难愁盼,在各地两会上得到具体深入的回应。各地两会谋划务实举措,推进养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服务有效供给。

  “一老”方面,各地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比如,民进福建省委会在一份集体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完善失能老人认定与保障制度;重庆把“做好城乡特困人员和全失能低保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天津表示将培训1000名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服务提供者;云南要办的十件惠民实事中,包括对6000户失能、残疾、高龄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

  稳稳托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各地将农村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山西提出新建改造100个农村区域养老中心,改造300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提质升级,为农村老人提供长期稳定的高质量助餐服务。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建立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势在必行。”省政协委员、保定市看护志愿者协会会长朱海说,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多样化。

  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新建400个示范性长者食堂。省政协委员、龙岩市政协副主席陈晓东建议,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解决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场地问题。

  “一小”方面,多地两会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减少家庭“三育”开支,作为2024年补民生短板、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参加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体会议的365名人大代表投票产生了2024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增加婴幼儿托育托位数量”一项高票获选。海南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社会机构、用人单位及公办幼儿园参与0到3岁幼儿托育服务建设,全年实现新增托位数6250个。海南省财政厅厅长蔡强表示,这次投票产生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所需资金将由省级财政“全额买单”。

  1月1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正式施行,为普惠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雪倩在省两会上建议,建立智慧托育监管系统,加强对托育人员、机构及其资质、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全面提高托育服务能力和水平,从“托得到”向“托得好”扎实迈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参与采写:何欣荣 王辰阳 邹欣媛 吴剑锋 黄庆刚 覃星星 齐雷杰 巩志宏 李建平 董宝森 李力可 刘邓 夏天 实习生 韩雅宁)

  (《瞭望》202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