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开新局 三晋大地冲刺经济“开门红”

20230215_5ee6752b9f7611f190e5c146fe0426be.jpg



20230215_6b2e751207e4bf8bdf7196cbb5c6cb99.jpg


20230215_6a8bd01ad0c09a0c7262346ee711e3ad.jpg


20230215_5895abbfd53bb3c3dd564698e8816772.jpg


  机械轰鸣,生产机器正常运转,工人们身穿统一制服,有序地从事各个工序的生产,现场一片繁忙。这是近日山西晚报记者在省内多个重大项目现场看到的景象。
  生产建设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抢进度、赶订单,跑出“加速度”,争抢新年“开门红”。


  大同
  中车大同公司:
  接连获得海外订单
  节后开工第一周,中车大同公司员工完成安全培训后,迅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马力全开为新一批电力机车生产进行各项准备,铆足干劲启新程。
  锚定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先锋者发展定位,中车大同公司深度发力新兴技术,成功突破了氢能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成果转化。开工以来,公司加快推进针对厂矿等企业量身打造的新能源机车项目,一方面实现了氢能等技术应用于既有机车的动力改造,另一方面实现了技术平台延伸,推进更高功率等级的新能源机车产品下线。
  2月14日,山西晚报记者在机械加工二车间看到,员工们正争分夺秒地在生产线上操作设备赶制轮对订单。“这些产品交货后将在印度铁路机车车辆上实现装用。”车间负责人介绍。机车转向架技术攻坚团队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志和说:“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将全力以赴确保机车试制顺利完成并交付客户,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节能减排,助力轨道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由于海外客户机车车辆更新和新造车辆的增加,对包括轮对在内的核心配件需求不断上升。从客户价值创造出发,中车大同公司依托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综合实力,接连获得海外铁路车辆轮对订单。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成批车辆轮对的商检工作,不日将报关出口交付海外用户,服务全球轨道交通供应链。
  随着各地企业陆续开工,全国粮食、煤炭等重点民生物资运输需求不断攀升,铁路货运高位运行。在承担晋煤外运大通道重要牵引任务的新乡机务段,中车大同公司全新打造的和谐2型电力机车陆续“入驻”。为做好新车交付、确保按时上线,春节以来中车大同公司客户服务工程师全时段随车护航,全天候动态管理紧盯机车运行状态,以稳定运力服务太焦、侯月等干线铁路挖潜提效、释放运能,保障全行业开工重点物资运输。
  中车大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启超表示,今年公司将把数字智能、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前进方向,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实际行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蒋维 韩智慧


  长治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重大课题项目按下“快进键”
  连日来,长治高新区积极落实长治市加快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扛牢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重点企业、项目相继吹响“冲锋号”,进入紧张有序的生产环节,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全力加速,有序推进全区工业企业生产发展,冲刺首季“开门红”。为保证各生产线的产能,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率先用高新技术、高效产能迎接新年新气象,多个重大课题项目按下“快进键”。
  光刻、蚀刻、蒸镀……山西晚报记者在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生产车间看到,工人分工明确,加紧生产芯片,在消毒产品装配车间内,一台台空气消毒机在装配工的拼装下逐渐成型。
  作为一家集核心装备、核心材料、芯片制造、封装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垂直整合型深紫外LED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产品应用场景涵盖“防疫装备、医用消杀、饮用水消毒”等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和“母婴、商旅、家居系列”等智能化民用卫生健康领域。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包裹消毒机、杀菌机器人、空气消毒机、电梯按钮杀菌器等30余款深紫外LED应用产品均已注册“晋芯守护”品牌。
  今年,山西中科潞安牵头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大功率深紫外AlGaN基LED发光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示范)”获批复,项目周期三年,项目总经费4950万元;公司总经理闫建昌担任项目负责人,参与单位还包括北京中博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北大学等9家科研院所、企业。同时还承担了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深紫外LED模组和装备开发及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的课题三“用于公共卫生的深紫外LED模组与消杀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该项目承担单位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本课题总预算1380万元。
  这些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山西中科潞安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推动本行业上下游企业的科技联动和深度融合,有助于全行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集中优势资源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的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体系。
  据了解,中科潞安董事长李晋闽入选中国科协《科学中国人》评选的“2022年影响力科学家30人”、总经理闫建昌荣获第五届金砖国家青年创新奖二等奖、中科潞安北京冬奥会深紫外杀菌应用产品斩获ISA2022全球半导体照明创新百佳奖。2022年12月19日,中科潞安中标太原海关“消毒设备采购项目”,深度参与了太原海关食堂、实验室、机场口岸工作设备等多个场景的消毒升级改造。中科潞安深紫外产品应用场景涵盖“整体装备、医用消杀、饮用水消毒”等公共卫生安全领域,自主研发生产的包裹消毒机采用高品质UVC深紫外杀菌技术,可对包裹表面细菌、病毒实现纯物理360度无死角杀灭,运行过程无泄漏、无残留、零破环,对包裹表面细菌的灭杀率可达99.9%。该产品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体中心、奥运村、赛事场馆等多个关键核心地点,有效降低了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成为本届冬奥会防疫举措的重要一环,并赢得北京奥组委和应用单位的一致赞誉。“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卫生安全需求,中科潞安研发的健康照明产品已完成产品设计,进入初步验证阶段,新的产品将深紫外LED消杀光源与照明LED护眼光源相结合,兼具消毒杀菌与护眼照明的功能,通过智能控制将适配多种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今年,公司将继续深耕深紫外LED芯片技术以及整体空间消毒解决方案等领域,持续向全国范围推广,造福广大群众。”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临汾
  苏晋产业园新材料精密智造项目施工现场:
  设备安装同步进行,铆足干劲开好局
  春寒料峭,临汾市各重点项目近日迎来开工热潮,各项目管理人员及参建单位工作人员已经奔赴施工第一线,投入紧张的施工任务中。建设者抢工期、抓进度,推动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2月14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位于浮山县双新产业园区的苏晋产业园新材料精密智造项目施工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目前项目进入厂房主体钢结构施工阶段。为加快建设进度,设备安装同步进行,首台精密压铸设备已安装完毕,其余设备正在安装中。今年是该项目的关键之年,建设者铆足干劲抓建设,提前安排部署,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该项目经理曹小荣表示,他们今年正月初八就开工了,目前设备安装基本完成,建筑安装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建筑的辅助设施建设正在抓紧进行,计划3月全部完工,3月中下旬开始量产。
  苏晋产业园新材料精密智造项目占地200余亩,总投资约4.5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厂房、技术研发、仓储、办公、生活设施等。项目主要生产、销售5G通讯及汽车零部件、电动单车、轨道交通等相关镁铝合金精密部件产品。
  近日,山西路桥黎霍高速公路项目部一分部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施工。为实现快速发展,该项目部一分部春节刚过就立马进驻,紧紧围绕2023年项目目标任务,编计划、定任务、抓重点、攻难点、抢节点、重突击。2月1日,项目管理人员相继进场,2月6日召开项目施工生产推进会,对各施工段落进行细致分工,明确施工节点和工期任务。在施工建设中,项目部重安全、保质量,深入开展安全质量“回头看”,力争2023年第一季度“开门红”。截至目前,黎霍高速公路项目部一分部进场协作队伍6家,进场管理人员及协作队人员80余人。
  近日,在临汾经济开发区甘亭工业园区晶旭年产5GW新一代智能光伏组件项目建设现场,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后,对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予以现场协调解决。

山西晚报记者 刘江 通讯员 卫敏 孙伟 张炜


  晋中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
  把握政策机遇,吸引深加工产业入驻
  2月11日,在亚洲单条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120万吨H型钢生产车间,机器飞速运转,车间工人动作娴熟地操作着生产设备,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生产工作。
  作为资源型城市,传统的煤炭、焦化等产业是晋中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晋中市科学用好“两个转型”发展窗口期,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焦化产业绿色化、煤电产业低碳化,在坚定不移产业转型中培植发展新动能,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新材料、高端碳产品转变,真正让传统产业这棵“老树”焕发了“新芽”。
  2022年,无论是全国民企500强榜单,还是山西企业百强排行榜,以安泰集团、永泰能源、平遥煤化等一批晋中传统产业民营企业都榜上有名,很多榜单实现“零”的突破。其中,山西安泰控股集团已连续多年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并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制造业企业500强和山西省民营企业10强。
  今年以来,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按照“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的模式,全力以赴落地“安泰钢铁产品转型发展三年规划”,加快“安泰精品钢深加工‘零碳’产业园”建设,牢牢把握省市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政策机遇,吸引精线、紧固件、钢绞线、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件等下游特钢深加工产业入驻晋中,推动精品钢深加工企业在晋中集群集聚式发展,填补我省钢材制品加工产业空白,实现特钢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发展目标。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零碳”产业园建成后,总体占地规模将达到万亩园,解决就业两万人,形成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区、绿色建材深加工产业区、钢焦电循环经济产业区“三片区”,构建制造、加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五业态”,实现产品高端化、生态绿色化、产业融合化、发展集群化、装备智能化、治理现代化“六化”协同新格局,营业收入超过七百亿。
  “长期以来,晋中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定盘星。特别是‘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的持续打造,给予我们最宽松的环境支持。”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总裁李猛表示,将在全力以赴搞好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按下转型升级的“快进键”,主动优化产业结构,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并强化使命意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挑大梁作示范。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晋城
  晋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现场:
  复杂地质和高难度技术更激发斗志
  “我已经订好返晋车票,咱们抓紧开工。”正月初五刚过,家在陕西省的张青就急匆匆地预订好返程车票。作为晋(城)阳(城)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牛王山隧道进口现场负责人,在他看来,距离家乡遥远的晋城更像是自己的家。
  与工地其他众多建设者一样,到达晋城稍事休息后,张青便戴上安全帽,径直走进了牛王山隧道掘进作业面,与施工人员密切注视挖掘机作业变化情况。
  1997年12月25日,全长36公里的晋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晋城市境内的首条高速公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晋阳高速公路已不适应当前交通发展的需要。
  晋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在既有的晋阳高速公路基础上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晋东南地区高速公路网络,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缓解城市周边交通压力,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好!停下,先别挖了!”在牛王山隧道掘进作业面工地现场,张青叫停了挖掘机。
  原来,由于隧道洞口段为软弱围岩,岩体易破碎,不能进行爆破作业,只能以机械加人工的方式进行开挖。“在这种地质条件下作业,就像在沙堆里打洞,必须要谨慎作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张青说。
  牛王山隧道左线长3823米,右线长3795米,位于基岩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受构造和风化作用影响,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同时隧道穿越煤层及低瓦斯工区,伴有断层褶皱及溶洞溶沟分布,发生突泥涌水、滑塌、瓦斯气体泄漏事故的风险较高。
  面对地质情况复杂和技术难度高的实际,建设者超前谋划,攻坚克难,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措施,统筹开挖、出渣、支护、二衬各工序进,加强各工序循环时间考核。加大科研攻关力度,采用光面爆破+机械化配套施工技术,引进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多功能扫地作业台车、大型湿喷机械手、多功能挂布台车、智能二衬台车等创新机械化生产线。同时,不断强攻技术难点,开展超前地质预报、有毒有害气体自动监测系统及地质精细化探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努力夯实安全质量防线,全力以赴抢进度、抓生产、保安全,全力以赴保障隧道顺利掘进。
  目前,牛王山隧道掘进作业面顺利穿越了150米瓦斯段、煤层处置段,创造了单洞月均进尺100米以上的喜人成绩。照此进度,主体工程预计于今年4月底完成。
  机械轰鸣,塔吊林立……繁忙的施工景象同样出现在晋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申匠互通施工现场。“贾工!贾工!你来看一下这个数据!”2月12日,天色微微见亮,晋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申匠互通现场负责人贾晓军接到一个电话,要求立刻进行数据的测算。
  不到7时30分,贾晓军便赶到工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申匠互通位于泽州县大箕镇小箕村北侧,A匝道与晋城市金鼎路相接,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目前,项目进场人员现已达50余名,设备23台,集中力量做好路基工程的建设。”贾晓军介绍,申匠互通共设置主线桥、匝道桥、天桥3座桥梁,总长380米。由于互通主线桥位于采空区,上部采用了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结构,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肋板台,墩、台基础采用了钻孔桩基础。
  贾晓军说:“为了增强桥梁支架的稳定性,在不破坏边坡角度的情况下,我们在边坡开挖线之内使用混凝土做台阶状支架基础,这种方式既可以节省施工材料,又能增强桥梁稳定性。”
  山西晋阳高速改扩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宋双明表示,公司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的精神状态,争分夺秒推进工程建设,争取早日竣工通车,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通讯员 郭超凡 和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