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科创名匠” | 俞祁浩:与冻土“较量” 筑国家“冻”梁

中工网记者 李新媛

“那么清澈洁白的地下冰,脑子里就只想着往前冲!2001年,昆仑山发生8.1级地震,因断裂撕开的地裂缝宽达2米多、深达近5米。我冒险下到坑底,拍到了截至目前我国冻土学研究中最为震撼、清晰和典型的地下冰。”5月26日中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科创名匠俞祁浩在接受中工网记者采访时,回想起23年前的这段经历,仍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与冻土“较量”

30余年来,俞祁浩扎根在环境恶劣的冻土科研一线,几乎走遍了青藏高原、祁连山、新疆天山、东北等我国所有冻土区的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等冻土工程,始终致力于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冻土是“活的”,就像刚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很难咬动,但是,快化的时候会变得很软。正是由于多年冻土区大量地下冰的存在,冻土工程性质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冻土工程面临大量病害。

俞祁浩扎根在高原上,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受访者供图

俞祁浩扎根在高原上,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受访者供图

与冻土“较量”、与时间“赛跑”,这是俞祁浩一直在做的事。2016年,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雅砻江流域控制性水电工程,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心墙需要冬季施工和填筑。它的海拔约3000m,最大坝高约303m,土心墙堆石坝高度在建成水电站中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团队急需破解冬季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山区条件复杂,高频、大温差冻融规律不明,大坝心墙填料工程性质冻融劣化机制难以确定等关键难题。

冬季的冻土坚硬无比,采用的26吨重型专用碾压机也无法压实填料、空隙大量存在,远达不到质量要求,工程进度一度停滞不前。到了2017年填筑施工后的第一个春节,进度仅完成了填筑要求的70%,那一年春节,上万人的施工队伍,全员留在了施工现场。

俞祁浩意识到,必须想办法搞创新。如何运用关键技术突破困扰施工的冻土的冻融规律和冻融机制?他带领团队每天在大坝全仓面进行通宵观测,开展新型措施和新工艺研发。

通过问题的不断探究和解刨、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创立和应用,第二年春节,施工进度提高整整一倍,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第三年春节,施工进度远超预期。俞祁浩带领团队构建的大坝冬季施工新理论、新方法,指导和助推大坝填筑进度逐年翻倍、质量全优,最终提前一年填筑到顶和发电。

与大自然“赛跑”

为探究和掌握冻土工程重要基础数据,俞祁浩常年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的野外冻土勘察,为避免刮了胡子后的皮肤被太阳晒得生疼,俞祁浩索性选择不刮,同事们戏称他“野人”。长期的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不规律,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为了冻土理论研究,他频繁出入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冷库,长时间进行冻土试验,由此经常感冒并患上淋巴结核。

俞祁浩(左一)和同事们。受访者供图

俞祁浩(左一)和同事们。受访者供图

生活条件的艰苦和身体上的病痛并没有阻止俞祁浩的脚步,反而让他愈发热爱每一次野外之旅。

1998年,俞祁浩和同事因青藏公路勘察项目,在青藏高原和当地9户藏族人家同住在一个工区。彼时生活环境较差,每到晚上灯泡的灯光都极其微弱,连配备的电视也不明原因地失去了信号。

俞祁浩知道后,和同事们到现场查到了当地通讯卫星所在的经纬度,又买来了电线重新布线。很快,不仅电视有了画面,就连灯泡也变得极其明亮,俞祁浩和同事还帮他们修好了电视等电器。

看到这些,当地居民深为感动,为了表达谢意,第二天一早,便满怀热情地送来9壶酥油茶。酥油茶的热气蒸腾着,大家趁热喝下一口,茶的香味和奶的醇味久久不散。

俞祁浩拍摄的银河带。受访者供图

俞祁浩拍摄的银河带。受访者供图

在高原的晚上,俞祁浩又因缺氧而辗转难眠,走出房门,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是银河!

高原夜空幽暗深邃,漫天的繁星如同钻石一般镶嵌在黑色的幕布上,交相辉映、绽放光芒。

俞祁浩激动无比,拿出相机,定格下了这一幕画面。与大自然“赛跑”的人,也会时而被它的辽阔壮美所折服。

与冻土的较量每一天都在开展,作为冻土研究“国家队”的一员,他还将继续挑战极限,把更多科研成果写在这片深爱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