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代到2000年的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大改善,老百姓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下面这些图片,都是不经意间发生在那些年的精彩瞬间。
1983年3月,四川南充。一位时髦青年还没学会系领带。
1983年,河北。一位农民捡起田头遗下的一角报纸,读了起来。他们关注着土地承包的后续政策。
1986年,北京。第一支服装模特队登台表演。
1987年,陕西延川。个体经济开始萌发,一位做小本生意的老人正在整理货摊。
1987年,北京。长安街第一次出现了圣诞老人和圣诞小姐。
1988年,云南景洪。基诺族山寨的板壁上,贴满了大幅明星照。
1989年,陕西关中。抢购彩票的人乱成一团。
1989年,湖北武汉。“房屋交易会”场外,市民自发交换换房信息。
1991年,广州。向来在街头巷尾表演的气功,搬到了歌舞厅里。
1991年,上海。里弄中的简易小便处。
1992年8月,广东深圳。抢购新股票人流中一位沮丧的妇女。
1992年12月,贵州兴义。人才交流会上推销自己的求职者。
1993年2月,辽宁大连。驾驶员培训基地,学员们在等待考试。
1995年12月,河南平顶山。 95岁的寿星穿上“佘太君”戏服,被儿孙抬上戏台。
1997年,云南昆明。马车、卡车和公路上空越过的飞机。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该图有着非同一般的意味。
1999年,上海。西餐厅从德国请来了演唱歌手。
1999年8月,云南昆明。寻甸乡村集市上卖胸罩和丝袜的农妇。此前,这些东西对于边远山区的妇女是闻所未闻的。
2001年9月,哈尔滨。广场上的即兴街舞表演。。
新中国建立之初,有两件事情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念念不忘的。一是扫盲识字,一是婚姻自主。本期我们选取这两个话题,收集了当时的一些图片再现给读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后,最初的那些日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6年,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于是,第二次扫盲运动又掀起高潮;两年后,陈毅元帅在有关会议上说:扫盲是使6万万人民睁开眼睛的工作,非干好不可,第三次扫盲运动吹响了号角。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
本期选取的这些场景,是当下的年轻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真实发生过的场景。
边行军,边学习,背包也是识字课本。1951年,部队文化教员祁建华研究速成识字教学法,创立一套适合部队战士学习的快速识字法。图为1952年8月,祁建华(左)帮助行军的战士学习注音字母。
放羊时也可以学习。1951年,青海省的两个牧童在放羊时,温习冬学教师教给他们的生字。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识字赛跑。1952年8月2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运动员在进行“识字赛跑”的情景。
边唱戏,边识字。1952年,天津一个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学习生字。
边带孩子边识字。1956年,山西省昔阳县一青年妇女扫盲后已经可以写信了。为此她受到了新华社报道。
渔船上也能学文化。1958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在水上的妇女在船头练习写字。解放前,福州市的水上居民中妇女100%都是文盲。
80老翁也要学文化。1958年,吉林省延吉县东盛乡两位八旬老人通过扫盲学习达到了读报的水平。
田间地头更要学文化,小学生可以当老师。1960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某公社社员在小学生的帮助下在田间学习文化。
还兴“毕业证”。 1958年5月,四川郫县一女社员在十天内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1500多个生字,不但获得了“识字证书”,事迹还上了报。
童养媳、包办婚姻、纳妾、一夫多妻…… 这些现象在六十年前的中国随处可见。1950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对中国人婚姻观念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下面这些图片中不但可以看到建国初期婚姻的变迁,也可以看到在婚姻背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北京一对自由恋爱的青年在新婚姻法的保护下结婚了。婚礼也跟旧社会完全不同了。
1952年,婚姻法实施后在农村里自由结婚与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的的风气开始流行。这是湖南一对夫妻结婚之日在政府部门领取结婚证。
1953年3月18日,北京西单区贯彻婚姻法委员会召开街道宣传婚姻法群众大会。这是一位老大爷在给大家讲他过去包办子女婚姻、打骂子女的情形。
婚姻价值观开始从家财、地位转向“嫁英雄娶模范”。这是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班长董世贵与河北劳动模范高桂珍在朝鲜前线举行结婚典礼。
新的社会制度下,联姻的形式发生了很大转变,由传统的家庭典礼确认婚姻,过渡到了在政府部门领证确定婚姻关系。这是1953年河南省鲁山县开展婚姻法宣传后,一对新人结婚的情形。瞧,围着领取结婚证的新人,老人孩子挤满了一屋子。
图片中右上角的黑板上写着“怎样建立民主和谐家庭”。解放初期,不管是政府还是百姓,与今天相比,似乎都把婚姻质量看得更重要。这是1953年山西省黎城县仵桥村解婚姻法政策宣传会议一瞥。
由于自主婚姻有了法律的保护,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自由恋爱结婚,由此闹洞房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坦白恋爱经过”是闹房的必过一关。这是1957年辽宁沈阳风动工具厂一对新人的闹房场景。
到了1950年代末期,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得到了稳固推行。一种崭新的婚姻家庭模式在全国普及开来。图为北京一对青年工人的婚礼。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在广大乡村,打铁、弹棉花、炸爆米花、补锅等行当,曾那样繁荣,它们充斥着我们的视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依赖这些技能生生不息。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一些行业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留下缕缕追忆……
补锅。补锅匠曾经是城市乡村不可缺少的能工巧匠,有的在城镇开店经营,有的四季在乡间游走。
翻瓦。曾经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青砖黑瓦的房屋占绝大多数,这样的瓦片免不了会破损、漏雨,于是翻瓦匠的行业就必不可少。
炸爆米花。扎爆米花的工艺曾经让很多孩子着迷,村头巷尾的爆米花地摊周围总是围满了围观的人。
锔碗。“没有精钢钻,不揽细瓷活”。在破裂的瓷碗上钻孔,再以铜丝缝接,一只破损的碗就补好了。当然,锔碗的师傅不仅锔碗,他们还锔盆、锔缸。
修钢笔。自钢笔引进后,修钢笔这个行当,就逐渐形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这个行当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吹糖葫芦。曾几何时,吹糖葫芦艺人的摊前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如今这个行当已经成了快断气的遗产了。
打铁。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伴奏。
弹棉花。大规模、流水线的棉花加工厂让街头的弹花匠成了凤毛麟角。
接线员。当时电话总机接线员尽管是工人编制,但却是很多女孩梦寐以求的职业。程控交换机的出现,让她们全都下了岗。
放铁锅。“放”是一种古老的营销方式,走南闯北的职业卖锅者,用唱歌的方式把锅赊销给顾客,第二年收取货款。他们的“唱功”往往吸引着很多的人。
缝穷。缝穷是北方话语,在南方就直接呼为“补衣服的”,以缝穷为职业的女子往往有非凡的针线功夫。
篐桶、箍盆。篐桶匠在大量的塑料制品冲击下,已经越来越少。
货郎担。摇着拨浪鼓的货郎现在只能是众多文艺作品中的形象了。
绞脸。中国最古老的美容技术。用细线绞下女子的脸上的汗毛和毛孔里的污垢,能使人容光焕发。
捏面人。在面粉里加上五颜六色的色素,和成面泥,再凭手指捏出惟妙惟肖的人物造型。
制杆秤。杆秤这种古老的衡器在天平、电子称的时代悄悄退出人们的视线。
手工制年画。手工制作年画的工艺随着印刷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濒临失传。
耍猴。从上世纪末开始,绝大多数耍猴人卖掉了猴,纷纷走进向沿海,进厂打工去了。
打草鞋。在中国的众多城镇里面,“草鞋街”这样的地名不少。而今却成了文人雅士书房里怀旧的工艺品。
制青瓦。以黄土制坯,然后装窑焙烧,之后就成了千家万户房上的瓦片。这个复杂的工艺如今却无人继承。
刷马桶。曾经也是一门职业。
剃头挑子。“剃头桃子一头热”。曾经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一头挑烧水的炉子,一头挑剪子等行头,在如今的乡场及城郊结合部,不知道还能否见到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