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发表2023年施政报告|每名新生婴儿即日起获发2万港元现金奖励

  香港出生率持续处于低水平,去年香港夫妇平均子女数量更下降至0.9名的历史新低。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中提出鼓励生育一系列措施,包括即日起向每名香港出生、且父或母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婴儿发放一次性2万港元现金奖励,为期三年。新生儿家庭还有优先“选楼”的权利,包括优先抽居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

  李家超表示,生育是人生重要决定,牵涉不同考虑。虽然各地经验及文献都指出,生育率并非单靠政府政策可大幅提升,但面对出生率持续处于低水平,政府必须有政策导向,鼓励生育。

  除了直接“派钱”,施政报告还为新生儿家庭推出各种支援措施。例如2024-2025课税年度起,纳税人只要与在今日起首个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贷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税项扣除”的最高限额,将由10万港元提高两成至12万港元,直至该名同住子女满18岁为止;特区政府在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下,设立每年最多10万港元辅助生育服务税项扣除。

  新生儿家庭还有优先“选楼”的权利,获得资助出售单位优先安排。房委会将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自明年推出的居屋开始预留部分单位配额,让即日起有婴儿出生的家庭抽签及优先选楼,直至该名子女年满三岁为止。每次出售居屋及绿置居会额外预留单位总数10%作优先选楼。房委会还将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加快新生婴儿家庭的公屋申请获编配公屋,今天或之后有婴儿出生的家庭,可缩减一年轮候时间,明年4月生效。

  特区政府也会加强支援在职家庭育儿,释放家庭劳动力。例如在明年4月起,“在职家庭津贴计划”下的住户及儿童津贴金额增加15%;在明年起的三年内,分阶段增设十所资助独立幼儿中心,提供额外近900个日间幼儿照顾服务名额;明年4月起,“幼儿中心家长津贴”由每月最多600港元提高至1000港元;明年起于三年内,分阶段扩展学前儿童课余托管服务至全港各区,参与计划中心由16所增加至28所,服务名额增至近1200个。

  为吸引更多人加入“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明年4月起增加“社区保姆”目前划一每小时25港元的服务奖励金。照顾零至三岁婴幼儿或有特殊学习需要儿童的,将上调超过一倍至每小时60港元;照顾三至九岁儿童的,则上调六成至每小时40港元。明年第四季起,服务名额增加一倍至约2000个,受惠儿童会增加约一倍至2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