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中部百强”!山西这些地方入围

  近日,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在北京发布《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揭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名单,太原市清徐县入围“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入围“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运用各县域公开的2022年数据,以涵盖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县域治理等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经对比、核实完成县域发展监测评价工作。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6个省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对加快内陆高水平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意义。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为56.0%,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5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4.84亿元,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8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1.4%。中国中部百强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为82.5%,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7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9.39亿元,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8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2.6%。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称,县域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市辖区是城市主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点区域。开展中国县域发展监测,全面客观地反映县域综合竞争力,可以为各县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供参考,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12月12日,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揭晓了“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23中国百强县市”)、“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简称“2023中国百强区”)等名单。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体现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了涵盖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县域治理等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各县域公开的2022年数据,经数据的对比、核实,完成了中国县域发展监测评价工作。

《报告》显示,全国县域发展呈现新特点:一是县域经济持续做大做强。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的县域达到52个、超2000亿元达到9个,分别比去年增加9个、1个。二是中部强县加速崛起。中部强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5.1%,分别比东部、西部强县快1.0、1.1个百分点;超九成的中部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分别比东部、西部强县高36.0、12.0个百分点。三是西部地区县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东部强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较好,城乡收入比降到1.8以下、达到1.78;中部强县城乡收入比为1.81;西部强县城乡收入比为2.07,城乡差距较大。四是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人口经济集聚条件的经济强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百强县、中部百强县、西部百强县城镇化率分别比上年提高1.0、0.9、0.8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城镇化率上升百分比高0.5、0.4、0.3个百分点。五是生态治理压力仍然较大。随着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部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所反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显现,中国百强县空气质量优良率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23中国百强县市分布在17个省份中,江苏数量达到24个,居各省份首位,其次是浙江23个、山东15个;分区域看,东部地区72个、中部地区18个、西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1个。中国百强县市常住人口平均为96.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为65.2%;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210亿元,平均增长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34342元,约是全国的1.5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81.77亿元,平均增长4.3%,比全国高6.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0.5%,比全国高5.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57681元、约为全国的1.1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2741元、约为全国的1.6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79、比全国低0.66;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85.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2.8%,地表水水质达到或者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平均为9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均为15.69平方米。

《报告》显示,2023中国百强区分布在13个省份中,江苏数量最多、达到22个,其次是广东21个、浙江15个;分区域看,东部地区75个、中部地区13个、西部地区12个。中国百强区常住人口平均为128.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九成、平均为89.6%;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203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75211元、约是全国的2.0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137.52亿元,平均增长2.6%,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为738亿元,平均增长2.0%,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67907元、约为全国的1.3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6326元、约为全国的1.80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91、比全国低0.54;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83.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均为15.23平方米。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6个省份,国土总面积约10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0.7%。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对加快内陆高水平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意义。为反映中部地区县域及市辖区发展现状,助力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报告》对中部地区县域及市辖区发展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价,公布了“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23中国中部百强县市”)、“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简称“2023中国中部百强区”)。

《报告》显示,2023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在中部6个省份均有分布,河南数量最多、达到25个,其次是安徽24个、湖北17个。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常住人口平均为72.8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为56.0%;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5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4.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为2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19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3795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81;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8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1.4%。《报告》显示,2023中国中部百强区在中部6个省份均有分布,湖北数量最多、达到29个,其次是安徽15个、湖南15个、江西15个。2023中国中部百强区常住人口平均为75.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为82.5%;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7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06681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9.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为3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88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6280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93;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8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2.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99.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均为12.48平方米。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重庆市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总面积约678.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70.6%。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为反映西部地区县域及市辖区发展现状,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报告》对西部地区县域及市辖区发展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价,公布了“2023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23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23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简称“2023中国西部百强区”)。

《报告》显示,2023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分布在西部11个省份中,四川数量达到27个,居西部地区各省份首位,其次是新疆14个、云南12个。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常住人口平均为56.5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为59.6%;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46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13098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29.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为1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327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1560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2.0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1.5%,森林覆盖率平均为4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均为16.20平方米。《报告》显示,2023中国西部百强区分布在西部11个省份中,四川数量达到31个,居西部地区各省份首位,其次是陕西14个、内蒙古12个。中国西部百强区常住人口平均为79.3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为83.0%;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73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95914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0.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为3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836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4516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2.02;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86.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均为14.77平方米。

《报告》认为,县域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市辖区是城市主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点区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区域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围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区域一体化、资源环境协调等重点领域,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客观评价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为区域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引导社会智库研究发布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开展中国县域发展监测,全面客观地反映县域综合竞争力,可以为各县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供参考,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据悉,竞争力智库是专门从事竞争力研究的独立社会智库,坚持社会责任优先,主要开展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指数系列研究等。

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注于城市发展研究、城市战略研究、政府政策咨询、城市品牌设计、区域和产业规划等,积极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1. 《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3》发布 2023-12-19 09:10

2.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发布 中国百强县、百强区名单揭晓 2023-12-12 13:42

3. 2023全国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钟祥市召开 2023-11-28 10:07

4. 2023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名单发布 2023-10-12 09:08

5. 2022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发布 2022-12-08 14:03

6. 2022(第五届)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发布 2022-11-24 09:30

7. 2022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区发布 2022-11-08 09:10

8. 2022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发布 百强县经济总规模占全国一成 2022-10-10 17:36

9. 《2021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发布 2021中国百强镇榜单揭晓 2022-09-06 13:53

10. 2021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发布 2021-11-02 09:14

11. 《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1》发布 2021-09-23 09:05

12. 以科学评价引领乡村高质量振兴 2020中国百强镇名单揭晓 2021-09-08 10:27

13.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20》发布 2020-12-04 09:24

14. 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政府工作报告“诚意”公开率为84.7% 2021-01-06 09:22

15. 是二十年一轮回 还是昙花一现 郑州与长沙的中部第二之争 2020-04-24 13:52

16. 2019年各省常住人口:广东蝉联榜首 京黑吉辽四省市负增长 2020-04-21 10:45

17. 2019年全国人均旅游4.3次、人均旅游消费超4000 2020-03-27 14:32

18. 十三五”期间各省“挤水分”大赛 谁坐稳头把交椅 2020-03-23 15:08

19. 中国百强乡镇揭晓 前十强苏州独揽七席 2019-09-11 09:59

20. 首届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揭晓 2019-05-19 11:25

21. 24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公布 云南增速第一 广东总量领跑 2019-04-23 14:01

22. 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出炉 不唯GDP论英雄 2018-12-26 17:19

23. 全国超1/4的城市全面小康指数超预期点 2018-11-26 11:23

24. 2018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揭晓 2018-11-24 13:02

25.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坛即将在京召开 2018-11-22 14:11

26. 2018西部百强县市名单发布 神木市成为西部县域发展新“领头羊” 2018-10-23 17:43

27. 2018西部县域百强县市名单发布 西部地区各省县域发展排头兵出炉 2018-10-23 16:40

28. 2018西部县域百强县市名单发布 四川上榜数量独占鳌头 2018-10-23 13:49

29. 西部县域发展监测报告发布 民生改善成为最大亮点 2018-10-23 11:24

30. 2018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揭晓 2018-10-23 07:45

31.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7》发布 2018-10-21 20:41

32. 竞争力智库与美国《侨报》创办“中国城市之窗” 向海外推介中国城市 2018-10-21 19:02

33. 竞争力智库:2017年各省区市空气质量哪家强? 2018-10-21 17:39

34. 竞争力智库: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 2018-10-21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