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165.从地名和行政区划中看历史——感悟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喜欢研究地名,思考历史赋予一个地方,一座城市,一个区县,再到一条街道的名称,再从这些名称的历史背景中寻找它形成的过程和意义,这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爱好,一种兴趣,一种达观。

作为实践,十来岁时就已经踏遍了太原市的大街小巷,熟知每一条街的位置和特征,因此完成妈妈交给的家庭生活用品采办任务,那可是轻车熟路,心想事成,非常得意!这些小成就得益于对城市布局和街道的周游与熟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简便实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日后人生和事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做事情要优中选优,优中做优,简中求简,重在效果。

还有一个特殊的体会,那就是方向定位非常准确,从不会转向,只要这条路走过一回,永远不会出现忘记或找不到的情况,甚至没有去过的地方,凭感应和直觉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尤其是在北京天津郑州这样的大城市,看城市地图一眼,就能抄近道很快达目的地。特别是在天津劝业场,百分之七十的外地人,这个门进去,那个门出来,就晕头转向找不到北了......

人的一生,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遇到,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善于勤学苦练,善于不断总结,你就能够达到超越未来料事如神的境界,那就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了!

这篇文章,送给求学路上的明轩,把刻苦钻研,求知求真,求得未来,作为成就人生的必由之路,走正走直走宽走远走出人间大道!

大道理

2023年5月28日18:16:00

太原市街巷地名朔源

源于城池之地名

大东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来春,后改宜春,清代亦称大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东门街,民国时有大东门街、大东关街。1980年大东门街并入府东街。今有大东关街及派生街巷2条。

小东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迎晖,清代亦称小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小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东门,民国以来称小东门街。今有派生街巷2条。

大南门  明太原城西南门,初名朝天,后改迎泽,清代亦称大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南门街,民国时有大南门街、大南关中街、大南关东街、大南关西街。大南门街于1955年并入解放路,大南关中街于1956年并入解放南路。大南关东、西二街已消失。大南门外尚有小南关。以小南关而名的街巷,民国时称小南关,今名小南关街,并有小南关西街及派生街巷5条。以迎泽而名的街巷有迎泽大街、迎泽西大街、迎泽南街。

新南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太平,后改承恩,清代为别于大南门(迎泽门)而称新南门。为纪念辛亥太原举义,民国时称首义门。以新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新南门街,民国初年因改称首义门街。新南门外民国时有首义关街、自新路、正太街、桥东街,及新南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自新头条、二条诸巷。1955年首义门街并入五一路。1954年首义关街并入并州北路。今有派生街巷4条。

水西门  宋太原城西门,名金肃。明扩展太原城后沿用作西南门,初称阅武,后改振武,清代亦称水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水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水西门街,民国时有水西门街、小西关街、水西巷。今有水西门街、水西关街、水西关南街及派生街巷18条。

旱西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通汾,后改阜成,清代亦称旱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旱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旱西门街,民国时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今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及派生街巷9条。

大北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镇朔,后改镇远,清代亦称大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大北门街及派生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民国时有大北门街及其派生的东头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上关街及其派生的上关头条、上关二条,以及阁外街、土门街。1956年大北门街并入解放路。派生的东头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和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仍存。土门街、上关街、上关头条、上关二条,1957年并入解放路。今有上关西街。

小北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拱极,清代亦称小北门。以小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北门,民国称小北门街、小北关街。小北门街今名小北门,小北关街今名小北关。

旧城街、新城街  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太原城内原大南门街西侧修筑城堡,驻扎八旗兵,称满洲城。光绪十二年(1886年)满洲城被洪水淹没,又在小五台另筑新城,时称新满城,原满洲城称为旧满城。以旧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旧城街及头道、二道、三道、四道巷,为妓院集中的地方,并驻有妓寮所。今仍称旧城街,并有派生街巷6条。以新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新城东、西、南、北四条街,今有新城街、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新城南街、新城北街。

古城街  古城,位于太原城北2.5公里古城村。传为春秋晋大夫窦鸣犊所筑。今以古城命名的街巷有古城东街、古城西街、古城中街及派生街巷6条。

半坡街  处宋建太原城内子城的西城墙遗址。宋、元时期子城被毁,西城墙圮为土坡,称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称半坡街,民国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并派生有半坡北巷、半坡南巷。今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及派生街巷6条。

韶九巷  处解放路两侧。《商书》:“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虞舜之乐;九成(九读音“大”)即大成,意思为能继承光大尧之道。今韶九巷处在宋太原府城内子城南门外位置。子城内,有宣诏厅,为宋代宣读皇帝诏书的地方。韶九名称,当源于此。意为皇帝声音、九重之声从这里传出。

源于作坊集市之地名

米市街  分东米市、西米市。清代称东米市街、西米市街。民国时称东米市、西米市,西米市街又派生西米南巷。1958年东米市街并入开化寺西街,西米市街并入水西门街。但人们习惯上仍称东米市、西米市。

活牛市街  旧为买卖牛的市场,北接麻市街,南接南市街。清代、民国称活牛市街。1955年并入解放路。

南市街  北接活牛市,南接大南门街。清代称南市街。1955年并入解放路。

麻市街  旧为买卖麻及制品的市场,北接府门前,南接活牛市街。清代称麻市街。1955年并入解放路。

估衣街  即今鼓楼街西端一段街道,东通帽儿巷,西通解放路。古为专卖旧衣服的集中地,因称估衣街。1963年并入鼓楼街。

羊市街  古为买卖羊的集市,分东羊市、西羊市。清代称东羊市街、西羊市街。1958年,东羊市并入钟楼街,西羊市街改称羊市街,习惯上仍称西羊市。

柴市巷  古为买卖柴薪的集市,清代以来称柴市巷。

棉花巷  古为买卖棉花的集市,民国以来称棉花巷。

麻绳巷  位于原钟楼街南侧、四岔楼东。旧时住户多以编、售麻绳为业,故名。1956年并入柳巷南路,今已不存。

盘碗巷  位于今府西街南侧,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相对。旧时以销售盘碗等生活用品而名。1931年并入府西街。

砖瓦巷  位于今北司街西侧。因古时为销售砖瓦等建筑用材的街巷,故名。1955年并入北司街。

纸巷子  位于今解放路西侧、韶九巷南,古时以出售纸张店铺多集中于此,故名。后合并于府东街。

酱园巷  位于今柳巷北路西侧,原副食品市场之后。旧时因制作面酱、酱油、酱菜的作坊和商号集中,故名。今仍称酱园巷。

咸肉巷  位于今柴市巷北口东侧。以加工熟肉的作坊集中而名。

毡房巷  位于柴市巷内东侧,北与咸肉巷平行。以制作、销售毛毡作坊集中而名。

靴巷  位于钟楼街北侧、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古时以制作、销售靴子的作坊、商号集中而得名。

牛肉巷  位于开化市街西段,原东米市南、北两侧。古时以加工出售牛肉店铺集中而形成的街巷。按方位有南牛肉巷、北牛肉巷。

馒头巷  位于解放路(原南市街)西侧,西米市北。原称小弥陀寺街,以小弥陀寺在此而名。清代为制作、出售包子的集市,古时称包子为馒头,故称馒头巷。

大、小剪子巷  位于鼓楼街、察院后之间。大剪子巷南与靴巷相接,巷内向西为小剪子巷,西通帽儿巷。古为制作、出售剪刀的作坊集中地,故名。清代称刀剪巷、小剪巷。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太原指南》载名大剪子巷、小剪子巷。

豆芽巷  位于桥头街南侧,与宁化府斜对,折向西南与海子边街相通。地处宋城东门之外,明建太原城时扩入城内,并形成街巷,因制售豆芽者较为集中,故名。

猪头巷  位于府西街南侧,北与三桥街斜对。明代,巷内居民多以加工、出售猪头肉为业,故名。

炒米巷  北通开化市街,南通棉花巷。明代集中有加工制作炒米、炒豆的作坊、店铺,故名。

猪耳朵巷  位于解放路东侧,西南与天平巷相接。明代开始,巷内居民多以加工、出售猪头肉为业,为与猪头巷区别,名猪耳朵巷。

铁匠巷  位于解放路东侧。大铁匠巷西与旧城街相对;小铁匠巷北与棉花巷相通,南与大铁匠巷相连。明代,太原炼铁手工业比较发达,半坡街东侧原有镔铁坑,相传为明初焦驸马都尉锻钢作坊遗迹,后形成了镔铁祠街。清代,形成了炼铁手工业作坊聚集的场所,称前铁匠巷、后铁匠巷。民国时称后铁匠巷、大铁匠巷、小铁匠巷,并以此而派生了铁匠头条、二条、三条三个小巷。新中国建立后,后铁匠巷并入起凤街,大铁匠巷、小铁匠巷今仍存。

茄皮巷  位于棉花巷西口南侧。清代为饭店加工茄子(削皮)的场所,故名。

锣锅巷  位于西羊市街南侧,东与都司街平行。清代为兵营制作锣、锅的地方,故名。

铁菊巷  位于坡子街西侧,东与北仓巷斜对。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8年),巷内曾住过铁匠、养菊花户,故名。民国时,有派生的铁菊东巷、西巷及头条、二条、三条五条小巷。今仅存铁菊巷。

通顺巷  位于解放路与帽儿巷之间,北通鼓楼街,南通钟楼街。原名鸡鹅巷,当为明代以前买卖鸡鹅的集市,故名。清时,巷内相继开设钱庄、商号,为求生意顺利通达,改称通顺巷。民国至今仍称通顺巷。

兴隆街  位于解放路与庙前街之间,并与之平行,北通西羊市街。宋代以后,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当时已成为商业中心,取买卖兴隆通四海之意,故名。又因与原大南门街(今解放路)并列,清代又名小巷子,民国时改称兴隆街。

会锦店  位于府东街以南,解放路与帽儿巷之间。道光《阳曲县志》:“会锦店,忻州卢家新创”,为较综合的商业店铺,故名。又传说,科举年代,为参加太原府考试的文人学士聚会之地,故名。

帽儿巷  原系宋代商业中心,又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故称帽儿巷。太原解放后并入都督北街(原督军前街)。1978年扩建为经营地方风味的食品街。巷南、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食品一条街”,因今俗称食品街。

源于明代王府之地名

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  明晋王府宫城为方形土城,辟有四门,按方位称东华门、南华门、西华门、后宰门。得名于华门的街巷,清代有东华门(今名东华门街)、南华门、西华门街(今名西华门)及以后派生街巷4条。得名于后宰门的街巷,清代有后宰门街(今北肖墙附近),已消失。

肖墙  围绕宫城的外墙叫肖墙。肖墙四面开门,名同宫城名。肖墙,古作萧墙。三国何宴《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为屏也。君臣相近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民国《太原指南》在街巷的记载中“萧”已改作“肖”。得名于肖墙的街巷,始见于清代的有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北肖墙、上肖墙。

东、西夹巷  明晋王府前的夹道。清代以来称东夹巷、西夹巷。

典膳所  明晋王府管理膳食的机构“晋府典膳所”的简称。以典膳所而名的街巷,始见于清的有典膳所。民国有北膳所、东膳所、西膳所。今有东典膳所、西典膳所、南典膳所、北典膳所。

晋府店  明代为供应王府生活用品的专门店铺。清代以晋府店命名的街巷,今仍称晋府店。

南园子  明晋王府菜园,曾名西南园子。清末形成街巷,民国初年分称南园子东巷、南园子西巷。

皇庙  又称万寿宫。始建于明,始为朱棡供奉朱元璋皇帝万岁牌的生祠。以皇庙而名的街巷,清代有万寿宫巷,今名万寿宫;民国以后有皇庙东巷、皇庙西巷。

上马街  明代通往皇庙的街道。得名于明代问世的皇庙。皇庙是明晋王府奉祀已故皇帝、皇后的宗庙,是代表封建皇权的“圣地”。通往皇庙的街巷有三条,每逢祭祀,只有皇族诸王和晋省高官可直入庙宇。一般地方官员和武职,只能经上马街,在皇庙西巷北门下马、下轿,然后穿皇庙西巷入庙祭拜。拜毕则从皇庙东巷拐回上马街上马、上轿离开,时称上马街、下马街。到清朝时,朝拜皇庙均可直入,于是两街即合称上马街。

天地坛  为晋王府祭祀天地的地方。民国初年陆续修建有民宅,形成街道。以天地坛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天地坛第一至第五巷,今有天地坛正街及其派生街巷5条。

宁化府  明代为朱棡第五子宁化王朱济焕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称宁化王府,民国称宁化府、宁化东巷。今称宁化府正巷、宁化府东巷。

坊山府  定王朱济熺第五子方山王朱美垣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称方山府、方山府巷。民国时称方山府街、方山府巷,今名坊山府、坊山府巷。

二府  亲化王朱表 府第。亲化王排行二,其府第亦名二府。亦为明太原府同知衙名,称二府衙门。得名街巷,清代以来称大二府巷、小二府巷。

七府坟  朱棡第七子广昌王朱济熇与妃子刘氏、杨氏坟地,称七府坟。以七府坟而名的有七府园居民小区,街巷有七府坟西街、七府坟南街、七府坟北街。

杏花岭  原为明“晋王府”的花园。因地势较高,多植杏树,故清代取名杏花岭。杏花岭西段,明代为王府花匠孙氏住宅,清代称孙家园,今已并入杏花岭。以杏花岭命名的街道今有杏花岭、杏花巷。

敦化坊  《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为以道德教化使民风淳厚。明晋王朱棡妃谢氏死后葬于宝山(今卧虎山),设孝堂。晋王府官员、亲眷前往祭奠,所乘马匹圈养之地称马片,后演化为东马坊。因谐音逐渐演变为较为文雅的敦化坊。据道光《阳曲县志•建置图》,享堂东、西两侧正有地名东马坊、西马坊,又载有敦化坊村。道光时张廷 所撰《隆国寺碑》云:“敦化坊村,当会城东北维,隆国寺峙其首。村人雨旸雩赛祈报于斯,力役守望约束于斯,岁以六家主其事,鸣钟集众,无敢弗至。要之以明神,平之以众议,遏邪禁暴,於国家齐民训俗之化不为无助。”

享堂  明晋王朱棡的妃子谢氏死后葬于宝山(今卧虎山),设“孝堂”,建“谢氏园”(旧时享堂村圣庙碑有记载),改村名为孝堂。据道光《阳曲县志》:“宝山,在享堂村北,明晋恭王妃陵,妃姓谢。”后因孝堂名不雅,遂改为享堂,沿用至今。

临泉府  系明定王朱济熺六子临泉王美 的府第,故称临泉府。

缉虎营  原名七府营。因是明晋王朱棡七子广昌王济熇府第,故名。后因谐音演化为缉虎营。以七府营命名的街巷道光《阳曲县志》记载有东七府营前街、七府营后街,又称东七府营、西七府营;民国时称作东、西缉虎营。1955年解放路拓宽,以解放路为界,东为东缉虎营,西为西缉虎营。

源于驻军之地名

精营街  清雍正、乾隆年间,在明晋王府宫城废墟上修建营房4000多间,驻扎清绿营兵,称精骑营。久之,此地即简称精营。以精营而名的街巷,清末有精营街、东营房,民国时有精营东边街、精营中街、精营西边街、精营横街、精营南横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西二道街。今有精营西边街、精营南横街、精营中横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西二道街。

校尉营  警卫晋王府的校尉营地,故名。以校尉营而名的街巷,始见于清代,有东校尉营、西校尉营、南校尉营、中校尉营。

大濮府  位于桥头街北侧。今传为明晋王子孙有封为大、小濮王者开府于此,故名。然《明史》及方志均未记载有大、小濮王之封,恐非。明代,指挥王宫守卫部队的衙署称濮府,大濮府、小濮府当源于此。清代以来均沿称。

营坊街  清初,在今营坊街一带修建营房,驻屯护城兵,称北营坊。形成街巷后称北营坊后街。民国年在北营坊后街北端折向西处新辟后营坊街,北营坊后街易名前营坊街,并派生有后营头条、二条、三条,前营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今以营坊而名的街巷有前营坊街、后营坊街及派生街巷7条。

前所街  东至云路街北端,西与棉花巷相接。明代,设有太原前卫,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守卫太原城。前所街为太原前卫指挥所驻地,故名。清末即称前所街。另有右所街,为太原右卫指挥所驻地,今已消失。

大营盘  营盘,军营之俗称。民国初年阎锡山修建兵营,驻军于此,故名大营盘。以大营盘而名的街道,有大营盘东街、大营盘西街。1982年大营盘东、西街合并向西延伸至汾河隧道,统一命名为南内环街,属市内环行街之南线段。南内环街有派生街巷4条。

二营盘、三营盘  日本侵略军侵占太原时,在大营盘之南,修建两座军营,按序数称二营盘、三营盘。太原解放后,以二营盘命名的街巷有二营盘街;以三营盘而名的街道,曾名三营盘西街,后向东、西延伸扩建,于1982年9月取“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命名为长风街。

北营  以宋平晋城之北的屯军营盘而名。以北营定名的居民住宅区有北营村,街巷有北营北路、北营南路、北营北路东巷。

坞城  坞,即堡坞,小的城堡。《后汉书•马援传》“缮城郭,起坞侯”注引《字林》:“坞,小障也,一曰小城。”据此,坞城最初当为一个有军事意义堡垒之设施,后住户增多,遂冠城名。

老军营  宋、金时驻兵处。明初修建营堡后,称作老军营堡。道光《阳曲县志》:“老军营,旧名古正村,距城五里。”成化《山西通志》载:“老军营堡,在太原府城南五里,周围一里九十步,南、北两门,景泰初,巡抚都御使朱 令居民筑。”

教场巷  始名于清朝。当时是清代“精骑营”的演武场,分大教场、小教场。大教场现为省军区家属宿舍大院。小教场于清末迁入居民,形成街道,称教场巷。正太、同蒲铁路始修时,外籍工程技术人员居于此,因一度名工程师街。太原解放后复名教场巷。

源于衙署之地名

府西街、府东街  金天会中,阳曲县移治于府城。明清时,县衙旧址在今府西街67号市药材公司制药厂。县衙门口的街,从明代始即称县前街。县前街东,即今三桥街南口至解放路段,清代称灰市街。民国二十年(1931年)灰市街改称府西街。府西街、县前街,今通称府西街。明洪武年知府胡维建府署于今省级机关幼儿园一带,府衙门口的街称府门口,民国时称府门前,向西折即旧府西街,再西即县前街。明山西巡抚衙署设在府治东鼓楼社,即今山西省人民政府院。清末,以山西巡抚衙署得名的街有院西街、院前街、院门口。民国时,将正对府门的街改称督军街(今帽儿巷北口段),以阎锡山曾任山西督军而名,太原绥靖公署、山西省政府均设于此。巡抚衙门前西段称府东街,东段名龙王庙街、道门前。民国元年(1912年),山西都督府(在明抚院址)成立,都督府东的街并入龙王庙街称都督东街,都督府西的一段街称都督西街。1955年,以解放路为起点,府东街与都督东西街合并,称府东街。又有道门前、大东门街先后并入,延至建设北路。1958年以解放路为起点,府西街陆续向西延伸,先后将县前街、市儿头、桃园一巷并入,至漪汾桥。

按司街、察院后  因处明山西按察司衙署(提刑按察使司)、清山西按察司署前,故名按司街。察院后明代称太子巷,因有释迦牟尼寺院而名。道光《阳曲县志》称察院后,因处按察使街后而名。按司街西接东羊市,东接钟楼街,1958年,三街合并称钟楼街,但习惯上今仍分称按司街、钟楼街。其察院后仍沿旧称。

都司街  因明山西都指挥使司署设于此而得名。道光《阳曲县志》称都司街。民国以后仍沿旧称。

北司街  以明行中书省承宣布政使司署而名,道光《阳曲县志》称司门口、司门前街。因街处按察使司署北,民国改称北司前街,今称北司街。

新道街  清代,分守冀宁道设于省城。以道员衙门署而名的街巷,清代称道门前、道公街,民国有道门前街、新道街、新道北巷。

源于古迹之地名

城坊街  清代,大北门西、东两侧分别有城隍庙街和藏山庙街,因有城隍庙和藏山庙而得名。城隍庙街西与三皇庙街相连接。民国时,城隍庙街与三皇庙街并称成方西街;藏山庙街称成方东街,并派生有成方南巷。今以解放路为界,其东称城坊东街,西为城坊西街。

狄梁公街  以狄梁公祠而名。明崇祯年间,山西巡抚吴 在狄村倡建“狄公祠”,以祀唐相狄仁杰。清时,狄公祠渐废,布政使朱珪将祠移建至今崇善寺西,称狄梁公祠。祠东的街初称狄梁公祠街,后改名狄梁公街。

崇善寺街  崇善寺始建年代不详,初名白马寺,后称延寿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晋王朱棡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以延寿寺为基础扩建,初名宗善寺。后采堪舆家之说,易名崇善禅寺,简称崇善寺,俗称新寺。街以寺名,清代以来有崇善寺街。

纯阳宫街  以纯阳宫而名。宫前旧有街道,称药局坊(大约在今太原影都址),清代称纯阳宫街。民国时于纯阳宫后新辟有纯阳宫后街。二街今已不存。今以五一广场北至海子边街段称纯阳宫街。纯阳宫俗称吕祖庙,宋末张奉先建,明万历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是供奉吕洞宾的道教庙宇。现为山西省博物馆二部,文物陈列馆。

北岳庙(巷)  西通帽儿巷,东与察院后相接。以明建北岳庙而名。清称北岳庙巷,民国沿称,今称北岳庙。

地藏庵  位于今柳巷南路西侧,钟楼街南。因原有地藏庵在此,民国以来称地藏庵。

开化寺街  以古寺而名。开化寺,创建年代不详。宋绍圣年间(1094年~1098年)重修,名汉封寺。元大德年间(1297年~1306年)称延寿寺。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朱棡孙美坚重修。寺坐北向南,门前牌坊书“敕赐开化禅林”,俗呼为开化寺。寺南有街,清代称开化市街,西连东米市,通西校尉营。民国二年(1913年)开化寺北部辟为市场,名共和市场。九年拆除塑像改建成市场,定名开化市。今名开化寺。以开化寺而名的街巷今有开化寺街、开化寺南街、开化寺北街。

大中市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建寿宁寺于此。明永乐八年(1410年)寿宁寺内建钟楼,俗称打钟寺。道光《阳曲县志》载:“寺内及东西街,货列五都,商贾云集,踞街巷之胜。”辛亥举义,打钟寺除佛殿外毁于火。民国二年(1913年),阳曲商人刘占元集股建楼,辟为市场,打钟寺易名大中市。街以市场而名大中市。

文庙巷  清末,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大雄宝殿旧址新建府文庙,奉祀孔子。街因此而名。

庙前街  处元建大关帝庙前,故名。清代,以大关帝庙而名的街巷有大关帝庙街、东庙巷、西庙巷。民国以来有庙前街、西庙巷。

三圣庵  地处今柳巷南路东、海子边西,以三圣庵而名。清称三圣庙街,民国后称三圣庵。

双塔寺街  明万历年间建永祚寺和宣文塔,取《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称永祚寺。祚是赐福、保佑之意。塔为双塔,以万历皇帝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封号“宣文”而名,俗称双塔寺。以双塔而名的村今有双塔村,街巷有双塔寺街、双塔西街、双塔南路、双塔北路、双塔一马路、双塔二马路及派生街巷2条。以永祚而名的街巷有永祚寺路、永祚西街。

五福庵  地处东缉虎营北侧,南通东缉虎营,因有五福庵庙而名。庙旧名社官庙,祀五显灵官神。又曾名姑姑庵,为别于柴市巷姑姑庵而易名五福庵。清称五福庵巷,民国称五福巷,今称五福庵。

姑姑庵  处柴市巷东侧,东通开化市,以清代姑姑庵而名。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九月立庙碑尚存。清称姑子园,民国称姑姑巷,今名姑姑庵。

白龙庙街 以明建白龙庙而名。太原解放后形成居民住宅区。习称街为白龙庙,有派生街巷3条。

小五台  明代,此处有大士庵,建筑古雅,院中有奎星阁,为文人雅士联诗之地。明尚书王道行告老后,亲友请作七夕阁(奎星阁别称)诗社主人。王以朝廷嘉奖库银三万两,于奎星阁后建大花园,因园内多桂树,故名桂子园。后桂子园归河东府,以桂花别名金粟,改名金粟园。明末金粟园毁于兵祸。清初重修,增祀朱子晦庵。后僧募建文殊、观音二阁,因称该地为小五台。是后,小五台名于世,渐不知桂子园、金粟园之名。民国年间为警士教练场、运动场。今古迹无存,故址在小五台小学校一带。

鼓楼街  以古鼓楼而名。清称鼓楼前街,又称鼓楼大街,民国称鼓楼街。鼓楼,始建于明,1949年残于战火,1952年拆除。后将鼓楼西的估衣街和鼓楼东的唱经楼、楼儿底等街道合并,称鼓楼街。

四岔楼  处今钟楼街南侧,西校尉营东。明代曾于此建四柱子楼,俗称四岔楼。楼下行人四向来往,形成十字街,街亦名四岔楼。

桃园  地处太原城西门外。民国十九年(1930年)城内有党阳辉者出资在此种植桃杏树,当时誉为“桃花园”(七十年代初期,今桃园三巷一带尚存部分桃园)。解放后在此建宿舍,由北向南辟四条街巷,1958年命名为桃园一、二、三、四巷,桃园路亦因此而得名。

南十方院  本名白云寺。因为接待往来僧人之寺院,俗称十方院。又因位于城南,又叫南十方院。十方就是佛教称的十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后称这一带地方为南十方院。

钟楼街  位于解放路中段东侧,是当今太原市最繁华的商业街。街南侧原有明建钟楼一座(现上海饭店处),楼高3层,楼内大钟高3米,直径1.5米。1958年将钟楼街、按司街、东羊市街三街合并,统一命名为钟楼街。

太堡街巷  以西汉时清河太后堡子而名(1961年东太堡发现西汉清河太后墓)。以太堡命名的村庄有东太堡村、西太堡村,街巷有太堡街、东太堡、西太堡及派生街巷2条。

源于海、湖、河之地名

西海子  又称尚家海子。因处明太原城西部,右所街西,故名。以西海子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西海街、海边街及水渠巷。今西海街、海边街名仍存。

南海子  处西海子南、旧满城内,故名。以南海子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南海街、南海子街,及南海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今有南海街、南海东街、南海西街及派生街巷5条。

文瀛湖  在今儿童公园内。因地近明、清贡院,故名。湖上有状元桥,桥南民国时又称长海子、放生池,桥北称圆海子,统称文瀛湖。湖周围街巷,明称海子堰,清又称桂子山巷,民国称海子边。今以海子边而名的街巷有海子边东巷、海子边西巷。

饮马河  旧又称文漪湖,因地近学宫,故名。饮马河与后小河古时相通,明太原三卫驻军常饮马于此,故名饮马河。以饮马河而名的街巷始于清代,称饮马河,民国有饮马河街、饮马巷。饮马河街今称饮马河。

涧河路  因横贯涧河而名。以涧河而名的村庄有东涧河村、中涧河村、西涧河村,街巷有涧河路、涧河西街、涧河东街、涧河城柏街、涧河城工街、西涧河南街及派生街巷8条。

黑土巷  清代称黑土港,系河道。东山洪水沿此河由东北流向西南,至太原城东入护城河。后河水干涸形成道路,民国时东山煤运往市区即通行此道。清末、民国期间,形成村落名黑土港。太原解放后,形成居民住宅区,改称黑土巷。以黑土巷而名的街巷有黑土巷二马路、黑土巷三马路、黑土巷四马路、黑土巷五马路、黑土巷东横马路、黑土巷西横马路、黑土巷中横马路。

桥头街  因以宋太原城东门(朝曦门,地当今儿童公园北门附近一带)外的吊桥为街之起点,而得名。亦说是以护城河上桥址而名。道光《阳曲县志》:“桥头街,相传关帝香亭下为桥眼,水入文瀛湖。”桥头街名始见于清,1958年将红市街并入,统称桥头街。

坝陵桥  明代,此地原是荒草野地,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下,北面高于明晋王府,东山水经黑土港直泻城东,为防水患,挖壕垒坝,以保王城。坝外一片荒野,王府官员死后,陵墓皆建于坝外。坝上有桥,通往王府后宰门。故称该地为坝陵桥。以坝陵为名的街道有坝陵路、坝陵街、坝陵南街、坝陵北街。

三桥街  据傅山《九间(仙)桥记》,今后小河、饮马河一线为宋府城北城濠。三桥地名疑源于城门吊桥和这一带旧有三桥。以三桥命名的街道,清称三桥街,民国以前分作上三桥街、下三桥街,上三桥街大致为宋代府城北门位置。其名称来历还有许多神话传说,但都围绕“井”、“河”字而言。有一传说唐代晋王李克用有一次路过此处,在井边歇脚(井即八宝琉璃井,在今上三桥54号院,人称院为“井儿院”),见井内有三座金桥。另一传说:三桥地区地势低洼,有一小河从街心流过,河上有三座草桥。

金刚堰(里)  据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宋时在太原城西汾河东岸筑堤护城。明清将堤坝修筑为“长、堤、永、固、汾、水、安、澜”八段河堤,以防汾河水患。其“长”字段河堤始于今金刚里一带。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河决口,水淹入城内,而这段河堤却安然如故。人们赞誉此段工程坚固,称为“金刚”堰。又说,筑堤时以粗瓷大瓮为基础,故俗称“金缸”堰,后变成金刚堰。解放后,修路时曾在此掘出瓷瓮残留物。八十年代初期,在金刚堰一带建成宿舍区之后,即以为名。

后小河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潘美扩展唐明镇建太原城,开壕引水护城。据傅山《九间(仙)桥记》所述,宋府城东北角位于后小河,则今的东后小河和后小河就是当年宋建太原城北的护城河。以后小河命名的街道,清代称小河,民国称东后小河、西后小河。

柳溪街  位于新建路北段西侧。宋天圣三年(1025年),陈尧佐任并州知州。为防汾水之患,在东岸筑了长堤,又引水于堤内蓄成湖泊,并在堤旁湖畔,修建亭、台、楼、榭,栽植柳树,形成园林,取名“柳溪”。据《永乐大典》卷5202记载:“柳溪在县西五里,汾堤之东,引汾水注之,周四一里。”1986年开拓新道路,因地处太原故城西面汾河东岸边,乃取柳溪为街名。

鱼池街  处府西街北侧,清称大新街。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水淹太原城,大新街处积水成池。民国初年,桐旭医院院长南培兰围池养鱼,名养鱼池。后填池建宅,大新街更名鱼池街。

五龙口  俗称五岔口。相传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天长日久形成一潭积水,并与东山的五条沟(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相通。每逢雨季,东山雨水流入洼地,远眺似五条龙在张口倾吐,群众称之为五龙口。据道光《阳曲县志》,原有五龙口地名,位于城东南方,距城二里。今五龙口位于太原火车站北,与县志所载并非一地。以五龙口而名的街道有五龙口街、西五龙口前街、五龙口南巷。

仓园河  道光《阳曲县志》载仓园河,在城隍庙东楼后,明、清时其地建有社仓、义仓。仓园河当为粮仓院内的排水沟。至民国成为臭水沟,为蚊蝇滋生之地,人称苍蝇河。后填沟成街。民国《太原指南》载名苍蝇河。解放后复名仓园河。

源于文化教育之地名

山右巷  北通大东门街、南通上马街。古代以北为上,山西处太行山之右,故称山右。民国十一年(1922年)杨泰嵘曾在该巷建山右大学,其巷因名山右巷。

唱经楼街  明代,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在唱经楼发榜揭晓,并在楼上高唱前五名“五经魁首”姓名。唱经楼,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建。以唱经楼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唱经楼街,东接楼儿底,西接鼓楼街。1963年并入鼓楼街。

起凤街、云路街  因傍贡院而名。贡院(纯阳宫西侧,今铁路宿舍大院),明正统十年(1435年)建,明、清时举行乡试的场所。贡院南侧为起凤街,取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句,谓腾达之意。清代,贡院前称贡院街,西接起凤庙街,再西为后铁匠巷。贡院西侧与起凤街呈“丁”字形的通道,名云路街。取《北史•文苑传序》“俱骋龙光,并驱云路”句,喻“青云得路”之意。民国时,贡院街、起凤庙街并称起凤街。解放后,起凤街与后铁匠巷并称起凤街。

侯家巷  明代户部侍郎侯纶宅第建于此,因名侯侍郎巷,俗称侯家巷。清代因晋阳书院(故址今市公安局院)设于此,易名书院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英籍传教士李提摩太,用庚子赔款设立山西大学堂(今太原师范专科学校院)后,复名侯家巷。民国时,在巷南又有侯家头条、二条、三条。今存侯家巷。

皇华馆  其地近明清时的贡院,系皇华使者所居之地,即主考、副主考的接待所。皇华是为称颂使臣之词。《诗•小雅•鹿鸣之什》有“皇皇者华”之篇,意谓君遣使臣,以礼乐相送,表明远而有光华。

国师街  曾名新民西街,以民国初年新民运动而名。民国八年(1919年),设立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后易名为国师街。

源于古代粮仓之地名

北仓  明代太原城中设有北、南两座大盈仓,习称北仓、南仓。清代又增设有常平仓,义仓。以北仓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南仓门街,民国时分作仓门北街、仓门街、仓门东街。今称有东仓巷、小仓巷。以南仓命名的街道,民国以来有南仓巷。以常平仓命名的有小仓巷、小仓东巷、小仓西巷。

仓门街  处典膳所北。明、清屯仓粮地,称大盈仓。为区别城南大盈仓,称北仓。大盈仓门口的街巷称仓门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易名,按方位称仓门北街、仓门东街、仓门西街。

南仓巷  在开化寺西侧,以明屯粮地大盈仓而名。为与北大盈仓区别而称南仓。清代以来称南仓巷。

其他地名

傅家巷  处庙前街、都司街之间,并与两街相通。清初傅山曾居于此。因而清末以来称傅家巷。

新民街  民国初年,全国兴起了新民运动,是时冠以新民的街巷有新民东街、新民西街、新民中正街、新民南正街、新民北正街以及新民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今有新民东街、新民北街及派生街巷3条。

天平巷  在今府西街南、解放路西,清代即统称天平巷。据道光《阳曲县志》:“俗名猪头巷。”有天平东巷、天平西巷、天平南巷。天平东巷东通麻市街(今解放路),北折与天平西巷相通;天平南巷与天平西巷呈丁字形,折而西与半坡东街相通。形状如天平,故名。

达达巷  在今鼓楼街北侧。元代为蒙古贵族和军事首领聚居的街巷,因称“鞑靼”巷。清末以来称达达巷。

上官巷  明建太原城后形成的街巷。当时有一邵氏官员,颇有声望,居于此,故清称邵官巷。后音转“邵”为“上”,民国时已称上官巷。

坡子街  北通城坊街,南连三桥街。因此地北高南低,自然形成土坡,故名。清称坡子上,又称平顺街。民国以来称坡子街。

双龙巷  处杏花岭北,地形隆起,状如双龙,故称双龙巷。清末,河北居民聚居于此,称直隶庄。民国初年,山西省民政厅长孟元文建宅于此,改称升官巷。后孟家连遭祸事,认为是屋后的“玉皇庙”作祟,故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名双龙巷,冀望“双龙”镇伏邪气,以求家业兴旺。

万柏林  民国年间,阎锡山计划修建陵园(墓地),选址于此并曾栽植大片松柏树。遂得名万柏林。以万柏林而名的街道有万柏林路。

柳巷  据《永乐大典》卷5200记载,明代以前太原府城即有大柳巷、小柳巷。明初修建晋王府,大柳巷扩入王府内。今柳巷北路疑为小柳巷演化而来。其派生街道有柳巷南路、柳巷北路。

牛站  地处迎泽公园南门对面。元代设有站赤(驿站),为牛站,明代称牛站村。太原解放后,形成街巷,以牛站而名有牛站新路、牛站街及派生街巷4条。

菜园街  清代,此处有部分菜农种菜,称东菜园、西菜园。太原解放初期称菜园村。后居民增多,形成街巷。以菜园命名的有菜园街及派生街巷7条。

朝阳街巷  位于郝庄村北,原名新郝庄街。1982年拓建后,定名为朝阳街,因处明城迎晖门以东,故名,现已形成以服装为主的新兴商业区。以朝阳而名的有朝阳街及派生街巷6条。

平阳路  明清时是太原通往山西南部的大道,称东官道。太原解放后(五十年代初),在原官道的基础上扩建,因系新建南路向南延伸段,曾称新建南路(南段)。1982年9月,以古平阳府名命名为平阳路(平阳,现临汾市古称)。为市区南部之主干线之一,也是省城南下晋中、晋南、晋东南的交通要道。以平阳命名的派生街巷有3条。

大同路  原名新建北路,1982年向北延伸至太原第二热电厂,并将胜利街以北段以山西大同市名命名,更名大同路。

恒山路  原名解放北路,1982年将太钢铁路立交桥以北段以山西省有北岳恒山,更名恒山路。

迎新街   1955年,新华化工厂等企业兴建职工住宅区,为反映新中国工人阶级迎接新战斗做出新贡献的豪迈之情,定名迎新街。以迎新而名的街巷有迎新街、迎新路及派生街巷10条。

职工新村   1952年,太原铁路分局等单位,在道场沟、剪子湾的南头沟、山角崖、奶头、杨树地兴建职工住宅区,故命名职工新村。以职工新村而名的街巷有新村路、职工新街及派生街巷4条。

和平路   1953年筑成建设路,1955年进行展筑,命名为和平路,寓民主改革胜利,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之意。1956年将和平路向南延伸段,命名为和平南路,原路改称和平北路。以和平派生的街巷7条。

兴华街   1971年在胜利桥西修建通往和平北路的道路,命名兴华街,寓意振兴中华。八十年代,在兴华街两侧新辟居民住宅区,称兴华小区。以兴华命名的居民住宅区片,分别命名为兴华南一里、兴华南二里、兴新北一里、兴华北二里;以兴华派生的街巷有2条。

漪汾苑  为城乡建设部规划开发的示范住宅小区,1994年建成。小区内建有亭、台、楼、阁,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有汾水漪涟、花团锦绣之美,遂命名为漪汾苑。小区有七组团居片,分别名:红叶里,以明清太原外八景之一“崛 红叶”而名;彤霞村,以宋天圣三年(1025年)并州知州陈尧佐在柳溪堤上建彤霞阁而名;叠翠坊,以太原外八景之一“西山叠翠”而名;流碧园,撷取唐李白“晋祠流水如碧玉”诗句,及晋祠“流碧榭”匾额“流碧榭”、圣母殿前廊匾额“膏流碧玉”而名;锦绣庄,取明谚语“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而名;烟波居,以阳曲八景之一“巽水烟波”而名;槐荫院,槐树为太原市树,以绿树成荫而名。或以明尚书王道行建桂子园(又名小五台)有“槐阴亭”,取名槐荫。

五一路  1951年,将原首义门街、新开路、松花坡、精营中街、新民头条打通合并拓宽,向北延伸至胜利街。1955年9月20日命名为五一路。取意自“五一国际劳动节”。

解放路  此路是在原大南门街、南市街、活牛市街、麻市街、师范街、坊山府街、小仓巷、大北门街及大北门外的土门街、上北关街等狭窄街道的基础上建成的,为市内南北干道之一。1955年始建,由于城北是太原解放最早的地区,故命名为解放路。后向南延伸至体育馆,将大南关街、小南关街并入,称延伸段为解放南路。

建设路   1953年在明府城东城濠位置上修筑而成。修建该路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因命名为“建设路”。1955年展筑延伸后更名为建设北路,向南延伸段称建设南路。

迎泽大街  明太原城共开八门,南面二门为迎泽门(大南门)和承恩门,取“承迎皇恩国泽”之意。1956年将迎泽门外原护城河以南的一条不足6米宽的土马路即“晋西汽车路”拓建成大街。因该街正处于迎泽门外,故命名五一广场以西至迎泽桥东一段为迎泽大街。七十年代后期向东延至太原火车站。1996年桥西段建成后,称迎泽西大街。


史上最全太原各地名来源!快来看看你们街道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