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建筑人生 ——记2023年度“东方建筑之子”(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李兴钢

□陈 雯

在李兴钢的职业生涯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作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和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的经历。在这两大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李兴钢凭借其出色的设计才能,成功地将现代建筑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了既具有时代感又充满文化韵味的建筑作品。不仅如此,李兴钢还创立了“胜景几何”建筑设计理论。在他的创作体系中,建筑与自然的交互是一种理念和目标,技术与诗意的链接是方法和路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实现的目标是再造人工与自然相融共生的人居胜景。2023年,年仅54岁的李兴钢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和学者,李兴钢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他的建筑传奇。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李兴钢的世界,探寻他建筑设计的奥秘。

天大滋养与建筑探索

李兴钢,1969年3月出生于唐山市乐亭县,自幼便对建筑有着特殊的情感。7岁那年,唐山大地震的余波尚存,他亲身经历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见证了建筑在灾难面前的脆弱。这段经历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日后投身建筑事业的初衷——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且富有诗意的居住环境。

1987年,李兴钢走入天津大学这座建筑学殿堂,开启了他人生探索建筑的重要时期。他师从于多位业界泰斗,深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

其中,黄为隽先生和青年时代的周愷老师建立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基本构架,也给了他一种做建筑应有的格调,对他后来做建筑“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邹德侬先生带着李兴钢走进了人生中第一次“设计现场”:那是一个大跨建筑——体育馆的课程设计,当时李兴钢的设计存在一些结构上的难度和不很常规的做法,而邹先生直接带着他去找了天大建筑设计院的结构总工程师凌总请教,让他深受触动;王其亨先生带着他学习测绘古建筑,在绘制蓬莱阁建筑群总体立面图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建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这为他日后形成“人工与自然交互”的设计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彭一刚先生作为他本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和一路走来的推荐人,言传身教,给了他很多难忘的教诲。彭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建筑艺术的深刻理解,对李兴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1年本科毕业后,李兴钢还前往建设部建筑设计院跟随崔愷总建筑师实习。当他第一次登上景山万春亭,俯瞰紫禁城和整个北京城时,他被自然与人造交融的都市之景所震撼,并由此开启对中国传统营造智慧的当代探索之路。

随后,他在工程一线从事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长达32年。期间,他创立了以“胜景几何”理论和“工程建筑学”方法为核心的建筑与环境交互设计建造理论方法技术体系,为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于2006年再次启程求学,入彭先生麾下攻读博士学位,完成了《第一见证:“鸟巢”的诞生、理念、技术和时代决定性》博士论文。

激情冬夏与双奥擘画

回到2008年那个充满激情的夏天,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中方总设计师的李兴钢,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将国家体育场“鸟巢”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座充满现代感的建筑,以其纷繁复杂的钢铁网状结构和流动动感的外观,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而在设计的背后,是李兴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

2002年12月,著名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联袂向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出邀请,希望寻找一位熟悉中国文化并拥有国际建筑视野的合作者,共同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竞赛设计工作,李兴钢脱颖而出。他巧妙地将中国古代陶瓷的编织技术和鸟类的巢穴融入设计中,使得“鸟巢”不仅具有现代感,还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韵味。

在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上,“鸟巢”同样展现出了高超技艺。他采用了先进的双曲抛物面结构和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使得整个建筑既稳固又轻盈。同时,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通过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对环境的友好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运用,使得“鸟巢”在奥运会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时间来到了2022年,北京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这次是因为冬奥会的举办。作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再次展现了他的设计才华。他提出了“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将场馆群与山林环境相互掩映、融合、共生,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他创新性地采用了“以设计带需求、以场馆带规划、以科研带工程”的工作模式,研发了超长三维异形曲面赛道高精度生成与一体化成型、赛道地形气候保护系统、顺形势弱介入可逆式高山场馆、覆土大空间近零碳场馆、山地原生树木评估与保护移栽、超千米海拔落差生态保护与修复、基于自然环境信息模型的场馆数字化设计建造、基于多场景转换的“BIM+”信息协同等国际领先技术,建成了被国际认证为世界最好的滑行中心(雪游龙)、世界领先的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和最具生态特色的冬奥赛区,高质量、超预期建设完成延庆赛区及其场馆群,在超大尺度山地场馆中实现了可持续理念的工程化。

延庆赛区场馆的设计还体现出了李兴钢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他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设计和技术运用,实现了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低影响,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十年沉淀与胜景几何

“鸟巢”设计之后的十余年,对李兴钢来说是一种过渡与沉淀,“胜景几何”理念轮廓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自2010年起,李兴钢深入探访了众多村落,逐渐萌生出一种“贯通”的领悟。他凭借多年对传统城市、建筑、园林及聚落的细致观察与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从而深化了对这些事物的认知。经过逐步的整合与提炼,他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从文化理念的层面贯通起来,进而自然而然地提炼出“几何”与“胜景”这两个核心概念。

2013年,以方家胡同的“微展”为契机,李兴钢将多年积累的认知体系高度概括为“胜景几何”这一术语。2020年,李兴钢的学术著作《胜景几何论稿》正式出版。

“胜景几何”强调人工造物与自然风景的结合和互动所形成的情境,人工和自然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往往可以相互转化,存在一种自然化的人工或者人工化的自然。同时,“胜景几何”也是一个问句,它代表了李兴钢在每一个设计项目中对现实的追问和对自身工作的反思。

例如在延庆赛区项目中,李兴钢提出“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建筑分散布局,不破山型不破林貌;建筑因环境而变,不夺山景不夺生态,最终打造出了一个融于自然山林的绿色冬奥赛区。

此外,李兴钢还将“胜景几何”理念应用于绩溪博物馆、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天大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唐山“第三空间”、首钢工舍等多个实际项目中。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李兴钢对“胜景”与“人造物”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深度思考和创新探索。

时代创新与工程建筑学

随着“胜景几何”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实践,李兴钢逐渐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领域,提出了“工程建筑学”方法,旨在将建筑设计与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建筑的综合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筑学主张“以工程引导意匠”“将技术转化为诗意 ”。在李兴钢看来,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艺术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因此,他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

在绩溪博物馆项目中,李兴钢运用“工程建筑学”方法,借力自然要素,通过折顶拟山、留树做庭、引水串游等设计手法,将博物馆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打造出一个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建筑,使博物馆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此外,李兴钢还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系列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李兴钢不仅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胜景几何”理念和“工程建筑学”方法,不仅为中国建筑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未来展望与无尽探索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李兴钢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国家建筑事业的发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联合业界相关人士,立足建筑设计、城乡建设等领域,提出了“建设国家建筑博物馆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全国‘大空间建筑平急转换’基础设施试点工作”“尽快出台新版收费标准、促进建筑设计高质量发展”“以试点建设推动产储调消一体化农村屋顶光伏系统”等4份提案。

同时,李兴钢始终关注着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不断追求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他曾在某讲座报告中分享了对延庆冬奥场馆未来40年转型为“双碳”园区的宏伟设想。在这一设想中,他以“双碳八景”为蓝图,探索未来技术与诗意体验的完美结合——通过一系列可以预见的未来技术,把现在的延庆奥运场地场馆和设施改造提升成风水发电系统(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改造)、面谷科学家村(延庆冬奥村改造)、蛇形生态体育公园(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改造)、热湖和电湖(引水造雪塘坝改造)、飞行汽车交运物流网络(缆车索道系统改造)、智能停机蓄电仓(延庆山地新闻中心改造)以及犇牧场和畾农场(集中停车场改造)等,构建一个高效高能的诗意栖居之地。他相信,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将会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技的融合与应用等方面。

现今,李兴钢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带着他的诗意人生和建筑理念,为中国的建筑界书写更加“诗意”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