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十问十答

  2024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我们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一、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

  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

  考试当天按要求提前达到考点,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

  二、考生的衣着穿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注意增减衣物。

  三、对于考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建议?

  考生要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四、赴考前需要检查哪些物品?

  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

  五、进入考点(学校)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间隔,不要将手机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

  六、进入考场(教室)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场时,将再次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和违规物品检查,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进入考场后,要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验。

  七、违反考场纪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考生要遵守考场规则和纪律,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考试过程中,考点除有监考员、巡考员等维护考试纪律、巡查考场外,考场内已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并全程录像,不仅在考试中专人实时监控巡查,考后也会对视频录像进行必要的回放。一旦发现考生有违规行为,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考试作弊将导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在高考中组织作弊,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犯罪。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试题、答题卡等,通过QQ、微信及其他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试题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八、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生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同时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

  九、网上关于高考的信息很多,如何辨别真伪?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开展了“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网站、官方账号,涉高考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各类非官方宣传及承诺,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不要相信所谓的“命题专家”的言论,更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所谓的“猜题”和“押题”上,切勿相信涉及钱财的相关信息。请考生和家长弘扬正能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共同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十、考后应如何查分及填报志愿?

  考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均会公布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官方查询的渠道,请考生和家长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

  为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的志愿填报服务,“阳光高考”平台将面向考生开放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志愿推荐、选科指导、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同时,教育部将组织各地各高校举办“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还将组织实施系列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志愿填报政策培训、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线上直播咨询活动、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等。各高校也将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生宣传咨询服务,请考生和家长关注。

  考生和家长如还有其他具体问题 ,可向当地的招生考试机构及学校咨询。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早研判、早谋划、早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一、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全力确保安全平稳

  ——切实落实安全责任。要求各地省级招委会切实压实主体责任,精心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组织考试、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整肃考风考纪等工作。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牢牢守住考试安全底线。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修订完善《考务工作规定》,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对命题、试卷印刷、保管、运送、考试实施、评卷等各环节全流程监管。指导各地、各高校严格遵守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确保考试招生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针对高考前后自然灾害高发等问题,积极会同气象、地震等有关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地完善工作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涉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全力实现公平公正

  ——开展打击舞弊专项行动。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提升人防技防能力。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智能安检门全配备、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积极推进考场实时智能巡查和保密室实时智能巡检,进一步织细织密高科技作弊防护网。

  ——加强考试诚信教育。通过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观看警示片等方式,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考试观,自觉抵制舞弊行为。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三、切实优化考生服务,全力打造温馨舒适考试环境

  ——提供人性化的考试服务。要求各地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为考生提供考试期间出行、食宿、医疗卫生、噪音治理等多方面服务保障。继续做好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考试服务,为11省(区)共15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为1.1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考试便利。依托各地中学和心理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好考生心理辅导工作,帮助调适考前状态,从容应考。

  ——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继续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指导各地集中开展清理涉考虚假公众账号、点亮涉考官方机构网络标识等多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涉考网络环境。

  ——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积极开发完善志愿填报信息服务平台(APP),打破信息和数据壁垒。通过短视频、直播等贴近学生的方式,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不断强化服务覆盖面和吸引力。

  四、高效强化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健康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充分发挥高考“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运用电视、官网、官微、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及时主动、准确有序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

  ——规范涉考培训机构行为。指导各地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加大对各类培训机构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组织诈骗或作弊、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