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小暑:时有微凉不是风

7月6日

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小暑

如约而至

意味着暑气最浓的时节到来

但又不是最热的时候

因为后面还有大暑节气在等着

在小暑时节里

有一个特别的节点

就是入伏

古人确定伏天的推算标准是“夏至三庚便数伏”

意思是说

从夏至日开始数起

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头伏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今年从夏至日起后数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

意味着这一天正式入伏

恰逢小暑第十天

热!热!热!

是“三伏”的主旋律

唐代诗人白居易这样描述:“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南宋诗人陆游也形容:“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天地间仿佛一个大蒸箱、大烤炉

在滚滚热浪中

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

树叶被晒得垂头丧气

小狗蜷伏在树下阴凉处不时吐着舌头

聒噪的蝉儿似乎都懒得叫了

有一下没一下地吱一两声

……

暑热正当时

何以解烦暑?

一片冰西瓜

一碗绿豆汤

一杯凉白开

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也可效仿古人“纸扇轻摇风自来”

或是“纸屏石枕竹方床”

亦或是“携杖来追柳外凉”

但民间最常见的一个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具体到即将到来的头伏

大体共识是北方人吃饺子

南方人吃馄饨

饺子和馄饨形似元宝

“伏”又与“福”同音

意在平平安安,福气多多

吃饺子或馄饨,可带汤或不带汤

热乎乎,出一身汗

在补充体力的同时

还可有利体内湿气和暑气排出

七月邂逅小暑天

步履匆匆的你

不妨放慢脚步

到户外走走、停停

看田田荷叶随风摇曳

赏粉红荷花静静绽放

寻一份淡淡的禅意和娴静的清凉给自己



记者:周润健

海报:方金洋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合出品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小暑:时有微凉不是风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悄然而至。这一时节,万物渐盛,暑气蒸腾。当前,全国多地高温、同时多地强降水,大江南北进入一年之中的高温高湿阶段。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古人认为小暑还不是一年中最热之时,在“暑”前添一个“小”字,以示酷热程度尚未达到极致。正如元代文人吴澄所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节气还承载着一些传统文化习俗,这不仅丰富了小暑的内涵,也使得这个节气更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比如,南方有“食新”的习俗,人们会品尝新收获的稻米,以祈风调雨顺;小暑过后,初伏将接踵而至,北方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因饺子形似元宝,取“元宝藏福”之意。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说,这一时节正是吃伏羊的好日子。民谚云:“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汉书》中也有“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的记载。2021年,江苏徐州伏羊食俗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酷暑中遇见“非遗”食俗,成功开启夏日味蕾。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暑热如煮,古人没有空调、电扇、冰箱等纳凉好物件,热到无处可躲便作诗调侃。其中,才华高、“吐槽”颇多的诗人,当属南宋诗人陆游。

  他到底有多么怕热呢?从其直抒胸臆的诗作标题可见一斑。比如,他用白描手法写暑热,作《苦热》《连日作雨苦热》等;他穷尽己力求“避暑”,四处“追凉”,作《溪上避暑》《避暑江上》《避暑松竹间》《龟堂避暑》《南堂纳凉》《桥南纳凉》《小阁纳凉》《门外纳凉》等。

  其中,在《苦热》一诗中,诗人运用大量比喻来描写炎热天气,把“热得像蒸笼”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写道:“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要写炎热,却不能只写炎热,这一点“诗仙”李白深谙其道。他独辟蹊径“吐槽”这酷热,一首《夏日山中》雄冠四方:“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全诗无一字写“热”,读起来甚至还有一丝清凉,但句句似乎都在呐喊——天太热了,热到不想穿衣。

  众多纳凉消暑的古诗中,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诗颇有禅意:“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诗人描写了一幅夏日消暑图:月光婆娑,竹影绰约,树荫密密,虫鸣唧唧,诗人悄然伫立。写诗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静中生凉是此诗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诗人并未直接点明,最后的“微凉不是风”,读来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时有微云消暑气,还因宿雨净芳尘。”小暑到,进伏天。“伏”是趴下的意思,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此时节,人要适当闲下来,不要过于忙碌。放慢脚步,不急不躁,更好地向上“生长”,让岁月生香。(记者杨金志、郭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