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2月2日电(记者周润健)不觉年,已去年;不觉春,已立春。北京时间2月4日16时27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后,天气开始回暖,大地渐渐苏醒,从此阡陌有春意。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即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说,立春在每年公历的2月3日至5日。立春这一天要么在五九最后一天,要么在六九第一天,前者人们把它称之为“春打五九尾”或“春打五九尽”,后者人们把它称之为“春打六九头”。2023年12月22日冬至,数一数会发现,2024年2月4日是数九寒天当中的五九最后一天;最近一次的“春打六九头”是2022年的立春。
为何会出现“春打五九尾”和“春打六九头”这种现象?杨婧解释说,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即黄道,以15度为间隔等分为24份,约定太阳从春分点起算,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称为一回归年,共360度。
24个节气以角度均分,间隔时间平均应为15.2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在运行过程中距离太阳的远近也不相等。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公历1月4日前后),速度较快,跨15度的时间短,每个节气14-15天;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公历7月6日前后),速度较慢,跨15度需要的时间延长,每个节气是15-16天。
经过测算,冬至、小寒、大寒这3个节气的总天数是45-46天,所以,从冬至开始数九,数到“五九尾”是45天,数到“六九头”是46天。由此看来,节气交节时间的早与晚,是决定“春打五九尾”还是“春打六九头”的主要原因。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立春时节,大地回暖,冰化雪消,春意初生。春卷、春饼、春酒、春牛、春幡……春天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让一切的美好都从立春开始吧。
新华社南京2月2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2月4日16时27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事实上,每年的立春并不固定在2月4日到来,比如2017年的立春就落在2月3日。
立春是一段时间还是一个时刻?它是如何确定的?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为何不固定?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专家对此作出了解释。
“节气反映了寒冷、暑热等自然节律变化。本质上讲,它们是根据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规律来确定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说,公众理解的节气通常指某一天或连续的十几天,但在天文学上,节气指一个具体时刻。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从视觉上看,地球上的人也觉得太阳在绕地球运动。天文学上把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称为黄道。太阳沿着黄道运行一周共360度,每“走过”15度,就迎来一个新节气。立春是太阳在黄道上“走到”地心视黄经315度的时刻。
天文学上,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年。选择不同参照物而产生的年长短略有不同,有回归年、恒星年、近点年等。其中,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称为一回归年,平均长度约为365天5小时49分。
王科超表示,人们普遍采用的公历纪年,每一年的长度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略有偏差,因而每个节气对应到公历纪年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但公历纪年和二十四节气都是依据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规律而制定的,基本上每一节气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
公历纪年中,平年为365天,若相邻两年同一节气间相隔的是平年,则同一个节气在后一年比前一年的时间推后约5小时49分钟。如此,累积4年便会推迟近一天。公历历法使用设置闰年的方法来弥补时间差。每一个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多出2月29日一天,但整世纪必须被400整除才置闰年。“因为存在闰年,节气所在的公历日期不会一直后移。21世纪中,二十四节气所在的公历日期差异在3天内。比如,立春一般在2月3日至5日之间,清明一般在4月4日至6日之间,夏至一般在6月21日至22日之间。”王科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