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感悟康熙收复台湾——三必剿三必抚韬略



收台之策,在于收心。不独缓收,独者立收!

中华一统,天下大势。两岸一家,血浓于水!

外国势力,蚍蜉撼树。天佑中华,盛世来临!

大道理

2024年6月13日15:22:42

统一台湾后,康熙如何进行战争善后和治理台湾

1682年,康熙正式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等人准备攻台之战。第二年7月,施琅率兵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在澎湖大败刘国轩率领的郑军水师主力,迫使郑克块献地投降。至此,康熙皇帝完成全国统一大业。

如今300多年过去了,康熙用“以打促谈”的策略收复台湾已被世人熟知。但在这场战争之后,康熙是如何开展战争善后,有效治理台湾,让台湾稳步发展的呢?

图1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号“康熙”。他一生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三征噶尔丹。这些大规模用兵,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战争善后:赐爵封官安民心

战争结束之后,如何处理投降的郑克塽和其他将领、士卒,是康熙面对的首要问题。

为此,康熙专门下诏:“郑克塽家口亲族及刘国轩、冯锡范本身家口,俱令遣发来京,其伪官并明裔朱桓等,俱于附近各省上安插垦荒。”郑克塽等人到达北京后,康熙即授予郑克塽公衔,刘国轩、冯锡范伯衔,同时赐予房屋田地。

而对于原明郑当局最高武官刘国轩,康熙更是格外关注,优待有加。他命刘国轩任“直隶天津总兵官”,而且专门在乾清门召见刘国轩,赏赐白金、宅第。刘国轩对康熙帝感激涕零地说道:臣蒙皇上天高地厚之恩,无可报答,愿归身旗下,以效犬马。

图2郑克塽(1670—?),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郑经及陈永华去世后,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得逞,立年仅12岁的郑克塽为延平郡王。降清后,被特封为公爵,隶汉军正红旗,赐府邸

对于其他官员、士卒,康熙的政策是“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无论回原籍、受新职、入伍、归农,皆采取自愿原则,对2000多名官员、4万名士卒均既往不咎、各得其所,此后再未发生叛乱。

对于攻台有功之臣,康熙也及时进行了奖励,第一功臣当然是施琅,他被授予靖海将军,封为靖海侯。这期间,朝廷中已有关于施琅恃功骄傲、在台湾霸占土地等议论,甚至有人建议康熙,乘施琅来北京接受爵位之际,将他留在北京,以绝后患。

但康熙心里很清楚,台湾刚刚收复,还需要施琅这样既能统兵作战又了解台湾的人镇守,现在将他留下,得不偿失。于是他对施琅说:有言尔恃功骄傲者,朕亦颇闻之……从来功高者,往往不克保全始终,皆由不能敬慎之故,尔其勉之。这番话既有对施琅的肯定,也暗含敲打之意,让施琅感恩戴德地继续为朝廷效命。

其次,对于参加战役的士兵,康熙破例将他们补入内地绿营。而对于澎湖一役伤亡的2100名官兵,康熙更是极为重视,要求兵部及时对伤亡官兵赐赏。这些措施,无疑对激励将士“忠君报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是弃是守:施琅意见定乾坤

如今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收复台湾后,清廷居然针对台湾是弃是守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而且主张放弃台湾的意见一度占了上风。

原来,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一些清朝官员没有意识到台湾的价值,他们认为:台湾为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主张放弃台湾。连曾经极力向康熙皇帝推荐过施琅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也认为:台湾隔在大洋以外,声息皆不相通,因而主张空其地,任夷人居之。

这些议论,一度让康熙也产生了放弃台湾的念头。

但是也有人提议要保留台湾,第一个提出要保留台湾的,是福建总督姚启圣,他在刚攻克台湾时,就上书康熙,认为应该保留台湾,可惜他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

图3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成功手下曾德得罪了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诛杀了施琅父亲与弟弟。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后指挥清军水师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

图4姚启圣(1624—1683)、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名臣、名将,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

而施琅对这一问题则迟迟未表态,直到他在台湾登陆100多天对台湾“阅历周详”之后,上奏《恭陈台湾弃留疏》,坚决反对放弃台湾。

施琅首先从战略、地理的角度分析了台湾与东南沿海诸省的关系,他认为台湾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乃江、浙、闽、粤四省之佐护。其次,他叙述了台湾的历史,提出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已到了那里,生聚于其间。

同时,他还描述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黄、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具有无限的开发前景。

图5安平古堡,位于台湾省台南市,乃荷兰人据台时期,为拓展远东贸易所而修建,故又名“红毛城”或“番仔城”,为台湾最早的一座城堡。历经荷据、明郑、清领、日据,见证了台湾30多年来的沧桑历史

最后他提出,荷兰殖民者虽然被郑成功驱逐出境,但仍不甘心,多年来无时不思卷土重来。台湾一旦弃守,势必重落荷兰人之手,届时对整个东南都会造成威胁。

最终,一向以圣明著称的康熙,采纳了施琅的意见,台湾自此正式收归大清版图。

有效治理:行政驻军减赋税

既然决定了保留台湾,接下来就要开始行政管理。1684年,清廷正式划台湾为一府三县,隶福建省。台湾府连同厦门府一起,设置台厦兵备道。在台湾府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府治设于东安坊,在今台南市。

虽然当时台湾府只有三个县,而且这三个县所能管辖的也只是“山外沿海平地”,范围很有限,但这是清政府对内实行治理、对外宣示主权的重要一步。

要让台湾真正稳定,驻军必不可少,为此,清政府在台湾设总兵1员,副将2员,兵8000;澎湖设副将1员,兵2000。台湾驻军实际上主要从福建省绿营中抽调,分别驻扎于台湾地区政治、经济、战略等要地,实现了对台湾的军事控制。

图6郑成功(1624—1662),明末清初军事家。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收复台湾

有了行政、军事人员,自然也就有了管理支出,就要考虑税收问题。在郑氏时期除了田赋、丁税,还有各种杂税,名目繁多。再加上连年征战,军费浩大,郑氏横征暴敛,让岛内怨声载道。收复台湾后,处理善后事宜的侍郎苏拜、总督姚启圣本来想继续按照郑氏的税收名册收税,但施琅提出了不同意见。

施琅认为,郑氏自称一国,按照一国的用度收税,导致人民负担很重,而且郑克塽投降之后,郑氏宗党、文武官员、士卒及各省难民走了大半,在此情况下,仍然按照原有的数目收税,无疑会加重人民的负担,甚至造成地方动乱。

施琅的上书,又一次引起了康熙的重视。最终,台湾的各项税负均有不同程度的豁减,这对于清初台湾地方招徕移民、生聚开发均具积极的意义。

合理开发:陈瑸的重要作用

前文已提到,施琅为保留台湾、降低赋税两次上书,都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如果说施琅在处理台湾问题上,完全是一心为国为民,毫无个人私心,事实也非如此。

这期间,施琅利用郑氏投降、文武官员遣送回内地,台湾处于更替权力的真空机会,私占了不少田产,为了保住这些既得利益,施琅于是一改以往模棱两可的态度,上疏力主留台。诸罗县首任县令季麒光,在他的文集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施琅倚仗权势、纵容属下、巧夺豪取、为所欲为的行径。

在早期治台的官员中,治台时间最长、政绩最卓著的,非“治台第一人”陈琮莫属。他做过3年台湾县县令,又做了6年台厦道道员,之后担任福建巡抚直到去世,其间一直在参与台湾的管理。陈瑸为官清廉,对自己要求很严,当时就被人称为“苦行老僧”“天下第一清官”,康熙皇帝赞为“清廉中之卓绝者”。

除了清廉,陈瑸在治理开发台湾上也贡献很大。他明白,治国之本在于“收人心”,收人心的主要办法则是“重教化”。于是陈瑸兴社学、置学田、建文庙、重考核,让台湾的教育事业走上正轨,风俗民情也焕然一新。

此外,他还“肃官箴”“清案件”“禁酷刑”“宽民力”“安土番”“端士习”“严健讼”“除奸宄”“励武生”,通过这些措施,陈瑸成功地赢得了台湾民众之心,清政府在台湾地区的统治也得到了维护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