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桐
王嘉楠
9月5日,山西选手郑杰桐在残奥会比赛中,获得蛙泳铜牌。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残健融合旱地冰壶活动。
听力残疾人篮球比赛。
残疾人广场龙舞表演。
残疾人轮椅击剑比赛。
身体可以残缺,但生命依然灿烂;梦想可能遥远,但脚步从未停歇。
残奥会是体育竞技的盛宴,也是生命价值、不屈意志与拼搏精神的生动展现。在巴黎残奥会上,我省残疾人运动员意气风发、奋力拼搏。郑杰桐获得女子SB12级100米蛙泳铜牌,并刷新了这个项目由她保持的亚洲纪录,这也是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残奥会游泳项目取得的首枚奖牌;王嘉楠获得盲人柔道女子J2-57公斤级第七名。她们不畏强手、奋勇争先,创造了一个个高光时刻,定格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瞬间。
赛场上,有鲜花、有掌声,有不甘亦有泪水,但每个人、每一场的顽强拼搏,都是我省残疾人实现自我的响亮表达,更是残疾人有志气、有能力创造社会价值的有力证明。人们记住的是一张张生动面孔,更是一串串动人故事,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挑战极限、追求卓越,让整个社会看到了身残志坚的榜样,为全省人民自信自强、奋勇向前注入了精神力量。
郑杰桐:“追求梦想让我心中有阳光”
看不见泳道却徜徉在赛场,她的拼搏不仅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写了山西在残奥会游泳项目中没有奖牌的历史。她就是我省残疾人游泳队队员、全国残运会冠军郑杰桐。
10多年来,郑杰桐用拼搏书写着自己的青春故事,逐渐成长为一名驰骋泳池、阳光自信的青年。“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让梦想彻底照进现实。”郑杰桐兴奋地说,“这次我终于圆梦了!”
22岁的郑杰桐是太原市清徐县人,出生时便患有眼疾,虽然看起来双眼乌亮,但她的世界却始终是一团看不清的白雾。因为视力原因,9岁时,她不得不离开普通学校,来到太原市盲童学校。进入这里,郑杰桐蓦然找到了快乐,在这里,她不再需要强睁着眼睛去试图看清世界,使用双手触摸,似乎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而亲切。
上天关了一扇门,同时会打开另一扇窗。11岁时,省残疾人游泳队到学校选材。当时,我省残疾人游泳项目比较落后,想选拔有天赋的盲童加以培养。郑杰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使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省游泳集训队。“在水里,那种轻轻漂浮在水面的感觉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项运动。”郑杰桐回忆说,教练拉着我们的双手,去感受水的阻力、浮力,手把手教我们每一个游泳的基本动作。孩子们在水中看不到前方,梁亚涛教练就吹着哨子在前方指引。
郑杰桐意志力很强,在反复刻苦的训练当中屡屡抽筋、呛水、咳嗽,但她从未打过退堂鼓,也从不抱怨。“被水线划伤,疼一会也就习惯了”“训练有时候很累,但还不算太苦”……她笃信,只要练到位,成绩就不会错。至于那些苦与累,都是训练中“应该做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14岁的她初出茅庐,便夺得了女子S12级100米蛙泳金牌。此后,只要她参加全国游泳比赛,便捷报频传。在第十届全国残运会上,郑杰桐连夺三金,并破一项全国纪录。在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上,她更是以绝对的实力包揽所在级别项目的5块金牌,分别为女子S12级200米个人混合泳、100米蝶泳、100米仰泳、100米蛙泳和4×100米自由泳接力,夺得“金牌大满贯”。屡次获奖也坚定了郑杰桐的“游泳梦”,她更加努力训练,入选省队、国家队,她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每天都要在水中待5个小时。
游泳带给郑杰桐的不只是荣誉,还有越来越多的自信。她不再是那个因为看不清黑板而茫然失措的孩子,她已经能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想要的目标。曾经因她患病而日日哭泣的母亲,也放下了心结,更加豁达而坦然地看着女儿精彩的生活。
“从2014年开始,我的梦想就是能参加奥运会,到现在整十年,这十年我一直不断拼搏,终于等到这一届奥运会的机会,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十年磨一剑,郑杰桐不仅登上残奥会的赛场,还收获了一枚来之不易的奖牌。今年8月21日,她踏上了出征巴黎残奥会的征程,并在赛场上“一鸣惊人”,先后取得男女混合视障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七名和SB12级100米蛙泳铜牌的好成绩,并以1分20秒03的成绩刷新了由她保持的亚洲纪录。当国旗在赛场升起,在郑杰桐看来,“那种为国争光的荣耀感特别振奋人心,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郑杰桐的启蒙教练、省残疾人游泳队教练梁亚涛一晚上守在电视机旁观看比赛。十年来,师徒二人相伴同行,从省残运会到全国残运会,再到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不断提高成绩。“杰桐这块铜牌拿的相当的不容易,去年世锦赛她100米蛙泳只排在第六,这次残奥会的成绩提高了3秒之多,游出了个人最好的成绩,我为她感到骄傲”梁教练激动地说。
郑杰桐无疑是幸运的,在成长道路上得到了教练、老师、家人的关怀,得到了省残联的支持和来自社会的关心帮助。“我希望这枚奥运铜牌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之后的比赛中有机会站到更高的领奖台上,当然我自己也会继续挖掘潜力,继续探索下去,在我热爱的游泳事业中还可以更进一步。”郑杰桐说,她是靠着体育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生命里的那束光,“除了训练,我想带动更多的残疾孩子体验到体育带来的乐趣,走出家门,寻找心中的‘光’。”
王嘉楠:“只要全力以赴,每个人都能出彩”
10月14日早上八点半,盲人柔道小将王嘉楠已经和队友一起到达了训练场地,稍作整顿,便在教练的带领下开始了日常训练。一时间,不大的场馆里充斥着运动员们的“哼哈”声以及身体砸在垫子上的闷响。
十点半,对抗训练开始,王嘉楠的对手是比自己强壮不少的师哥。体型与力量的悬殊让她一次次地被对手摔倒,却又一次次站起来迎战。在外人看来不免有些心酸,但这是她的家常便饭。
23岁的王嘉楠来自长治市武乡县,“00”后的她练习柔道已经是第6个年头。由于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双眼视力都低于0.1,2018年初中毕业的王嘉楠不得不放弃了学业。王嘉楠的妈妈既心疼又忧虑,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
王嘉楠的妈妈找到武乡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姜艳明,经姜校长对王嘉楠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发现她在体育方面极具天赋,王嘉楠获得了进入盲人柔道队训练的资格。2019年2月,她进入山西省体校进行训练。对于18岁的王嘉楠来说,比起选拔入队的喜悦,更多的是将要背井离乡的不舍。
“刚来体校很不适应,心情也不是很好。但是来到这里,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一起努力奋斗,让我很有归属感。”王嘉楠说。
盲人柔道是残障人士体育中难度最高的项目之一。运动员看不到对方出什么动作,只能凭感觉出手,同时出击速度要快,对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耐力等方面要求很高,难度非常大。这也就意味着运动员需要接受更加严苛的训练。
清晨6时,王嘉楠和队友们就需要出早操,每年除了春节假期外,日日都是如此。“没来这儿之前,觉得世界上只有我和妹妹这样。练盲人柔道带给我很多东西,提高了自信心,也变得自立自强积极向上。”训练的艰辛不仅没让王嘉楠打退堂鼓,反倒让她渐渐爱上了柔道。国家盲人柔道队教练、也是山西盲人柔道队主教练王存才对王嘉楠的表现赞不绝口。他表示,山西盲人柔道队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而王嘉楠正是新生力量的杰出代表,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她都是百分之百的付出。
宝剑锋从磨砺出。王嘉楠凭借良好的天赋再加上刻苦训练,2021年全国残运会期间,刚练柔道一年多就夺得了一枚银牌,这让她信心倍增。去年7月,她进入国家队,获得了参加亚残运会的资格。在杭州亚残运会上,王嘉楠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三的哈萨克斯坦强将费多索娃,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很不容易!”王存才教练表示,这枚银牌就是王嘉楠一点一点拼出来的。
“第一次代表中国站在亚运赛场,既紧张又激动,我想着那面国旗是因我升起的,就感觉特别自豪、特别光荣。”王嘉楠心里已经悄悄把目标瞄准了奥运会。今年2月,她获得IBSA德国盲人柔道大奖赛女子J2-57公斤级金牌,良好的成绩让她在国家队站稳脚跟。在刚结束不久的巴黎残奥会上,她敢打敢拼获得盲人柔道女子J2-57公斤级第七名。
对于这次比赛,王存才教练表示,嘉楠是国家队的新队员,通过她的努力,在残奥周期最后的阶段进入残奥会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这是她首次参加大型的综合性比赛,拿到这样的成绩依然很棒。“输了怕什么!年轻人从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王教练为她打气。
“刚开始的话就是有点失落,然后又一想,输怕什么?本届残奥会上虽然无缘奖牌,有些遗憾,但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就在于不确定性。在赛场上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坚信只要不放弃、再尝试,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如今,王嘉楠正紧锣密鼓地为后面的比赛做着准备。
“未来想继续征战世界,走上残奥会的赛场,向更高的荣誉发起冲击,为国争光!”王嘉楠表示,这次残奥会让她开阔了眼界,接下来将更加刻苦训练,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体育为残疾人的生活增添色彩
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精神与品格、凝聚信心与力量、充满关爱与希望的事业,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我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不仅为祖国争光、为山西添彩,更彰显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郑杰桐、王嘉楠的经历,是我省许多残疾人运动员的缩影。在山西,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一些具有运动天赋的残疾人,也有更多被发现的可能。”省残联副理事长霍宏丽说,希望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够接纳自我,走出家门,康复健身,热爱运动,勇于竞技,展示生命活力,实现人生梦想。
据介绍,我省田径、游泳、盲人柔道3个传统优势项目的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屡创佳绩:张佳玉曾获2019年世界残奥田径大奖赛女子标枪金牌,王英喆先后获得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400米和400米栏金、银、铜牌,其孪生兄弟王英昌连续获得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110米栏金牌。我省盲人柔道队在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上取得5枚金牌、6枚银牌、6枚铜牌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23年世界盲人运动会盲人柔道比赛中,刘奕、王嘉楠获得女子团体第二名,马金鑫获得男子团体第三名。盲人游泳运动员郑杰桐连续参加4届全国残运会,共获得10枚金牌。
赛场的辉煌成就,源自省内残疾人竞技体育赛事的蓬勃发展。为了发现、培养更多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我省建立了一套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山西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都对残疾人体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这些要求,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健融合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推动各级各类残疾人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此外,在省政府高度重视及省财政厅、省残联、省体育局的支持保障下,省级残疾人体育运动队由业余间断性集训转变为全年周期性训练,对我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游泳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勇气、给了我人生的动力。”更让郑杰桐高兴的是,这几年,残疾人体育运动在我省各地发展很快,“相信有越来越多的残疾孩子,能够在运动中收获快乐。”郑杰桐的教练、省残疾人游泳队主教练梁亚涛在日复一日的教练岗位上坚守了20多年,寻找游泳运动的“好苗子”,再让“好苗子”成为“发光的金子”。他说:“只要看到他们在赛场上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再辛苦都值得。”
省盲人柔道队主教练王存才说:“国际比赛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我的队员们已经做好准备,希望他们可以不断突破自我。”
广大山西残疾人运动员奋勇拼搏、追逐梦想的故事,仅是我省残疾人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下活出精彩人生的缩影。省委、省政府历来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近年来,更是加大对残疾人的扶持力度,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基本生活救助和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真切地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山西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近五年来,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2.93亿元。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都想方设法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
我省连续8年将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作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并超额完成任务。去年“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也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为5806名残疾人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发放救助资金2790.9万元,实现了“应助尽助”的目标。
体育,是个巨大的舞台,让残疾人展示自我、丰富人生;体育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温度和幸福度。我省将全面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同时,继续加强残疾人体育建设;积极备战全国残运会、亚残运会、残奥会等重大赛事;继续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推动全省残疾人体育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巩成表示,要继续用心用情做好残疾人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社会文明进步增添新的华彩乐章。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提供
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宣